回到明朝當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朱曉松覺得自己挺倒黴的,真的。在自己掐了大腿不清楚多少次,並且對周邊環境確認了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七十五章 朕要掀桌子!

回到明朝當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19-5-17 14:12

  鄭芝龍這壹回專程往新明島跑的航程上面,也很順利,就如同回大明的時候壹般,無風無浪。
  這讓鄭芝龍開始懷疑人生了——是不是上天故意玩了那麽壹出龍吸水,目的就是讓自己這夥人發現新明島?
  而鄭芝龍壹路緊趕慢趕的到了新明島之後,唐王朱聿鍵,慶王朱倬纮還有秦王朱存機,三個人就像是逗逼壹般,急沖沖的就跑到了船上問他有沒有帶著比如瓷器布帛壹類的玩意。
  鄭芝龍有些發懵,這些東西有是有,但是不多。這些玩意在海上帶上幹什麽?
  現在妳們三個藩王來這個大島是開疆拓土來了,不是讓妳們來享受藩王的美好人生吧??
  被三個逗逼搞的有些懵的鄭芝龍幹脆對著朱聿鍵問道:“不知殿下要瓷器和布匹做什麽用處?若是有需要,卑職下壹次可以帶壹船過來。”
  朱聿鍵聞言不禁有些失望。沒有了這些玩意,自己的某些計劃就會受到阻礙。
  不過好在朱聿鍵也清楚這事兒不能怪鄭芝龍,只得叮嚀道:“壹船不用,鄭提督以後出海壹定要記得是,每艘船上都要放上壹些瓷器和布匹,最好是不同年代的都有才好。”
  朱聿鍵算是被龍吸水給搞怕了。
  以大明福船當世無匹的體量還有高處不勝寒的戰鬥力居然沒有抗過去龍吸水,反而被整個的拍到了水裏,順帶著幾百名士卒和水手就這麽著消失,連屍骨都沒有找回來。
  萬壹再遇到龍吸水,而倒黴的恰好是運載布匹和瓷器的船只,那還不得哭死?
  這些布匹和瓷器可是有大用的。
  三個逗逼王爺都沒有下船,安排完人手去卸貨卸人之後,朱聿鍵就拉著鄭芝龍到了旗艦的船艙之中。
  分開落座之後,鄭芝龍好奇的問道:“不知殿下要布匹和瓷器有何用處?”
  朱聿鍵笑道:“本王突然想到壹件事。若是每到壹次,我等都埋下壹些瓷器布匹什麽的,那以後我們就可以說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
  想了想,朱聿鍵又接著道:“譬如琉球,譬如日本。尤其是日本那裏,弄些先秦之時的東西埋下去,就說是徐福出海尋仙就是跑到了日本沒回來。
  他們什麽萬世壹系的天皇就是徐福那個混賬東西的後人,屬於叛逆,到時候直接給除掉,以正國法。”
  鄭芝龍卻是蛋疼的道:“啟稟殿下,卑職手下都是些廝殺漢,讓他們打打殺殺的倒是沒問題,幹這種事兒,只怕不太妥當?”
  朱聿鍵現在很好奇鄭芝龍的腦袋裏面裝的是什麽。
  是不是在海上的時間長了,所以腦袋裏邊也進了海水養魚了?
  不過,朱聿鍵還是回道:“無妨,妳回去後稟告給陛下,讓陛下安排錦衣衛的人去做這事兒就是了,反正也不費多大功夫。”
  待鄭芝龍應了後,朱聿鍵又開門見山的道:“另外,鄭提督還要多辛苦壹些,休息壹天就趕緊回大明,爭取把兄弟們早些都送過來。”
  鄭芝龍還以為是朱聿鍵著急在島上劃地盤築城,當下便拱手道:“殿下,臣聞孤陰不長,獨陽不生,若是島上沒有女子,只怕……”
  朱聿鍵卻擺手道:“無妨,女子的事兒以後再說,將士們的家眷不著急接過來,眼下還是以將士還有軍械火器為主。”
  如果說鄭芝龍剛才還以為朱聿鍵他們是著急著劃地盤,現在心裏也就有了點兒逼數了,當下便問道:“可是島上的蠻子們出現了?”
  朱聿鍵點了點頭,接著道:“不錯,正是如此。”
  鄭芝龍卻是噌的起身道:“要不然,卑職先留下來和殿下壹起清剿這島上的蠻子?”
  朱聿鍵笑道:“坐,鄭提督先坐下說。”
  等鄭芝龍坐下了之後,朱聿鍵才接著道:“這島上不光有土著蠻子,還有紅毛番鬼的影子。
  不過,紅毛番鬼已經被清理掉了,現在就剩下了我大明的將士,還有本地的蠻子。”
  紅毛番鬼那玩意,鄭芝龍接觸的絕對不算少,說是有仇也不為過。
  當然,基本上都是鄭芝龍把紅毛番鬼給處理掉的那種仇。
  不過,這也能解釋為什麽朱聿鍵要自己快點多送壹些大明的士卒過來了——唐王殿下壹時爽,把紅毛番鬼都給料理了,這是防著以後紅毛番鬼再來呢。
  畢竟只要島上出現了壹波紅毛番鬼的影子,以後就還有可能會出現第二波,第三波。
  不得不早做防範。
  鄭芝龍應下了之後,又接著問道:“殿下,本地的蠻子?”
  朱聿鍵道:“蠻子們好辦。看起來長的跟我大明的百姓其實差不多,無非就是黑了壹些,矮了壹些,瘦了壹些,鼻子塌了壹些而已。”
  麻賣批,讓妳這麽壹說,這些蠻子還有個人樣兒嗎?還跟我大明百姓差不多?
  心中無限吐槽的鄭芝龍又好奇的道:“殿下是準備變夷為夏?”
  朱聿鍵點了點頭,心中著實有些欣慰。
  瞧瞧,大明的海軍提督還是有幾分本事的,不像是朱倬纮那個混賬東西壹般,幾乎就不怎麽長腦子。
  朱聿鍵道:“鄭提督回去之後,派人將本王的表章送去京師,呈交給陛下。”
  鄭芝龍應了,也確實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兒——只是休息了壹晚,補充了壹些吃食和淡水之後,就折返回了大明。
  留在大島上面的朱聿鍵等人,則在吃到了幾個月以來的第壹頓像樣兒的飯食以後就開始了築城。
  沒有水泥,好辦,弄石頭直接築城,反正有土人幫忙,弄著三合土什麽的根本就不心疼成本。
  唯壹操蛋的就是糯米汁總是不夠用,如果不是鄭芝龍帶來的糯米挺多,估計還沒有辦法弄出來三合土。
  接到了朱聿鍵和朱倬纮還有朱存機的聯名奏章後,崇禎皇帝意外的發現這大明的藩裏邊也不全是豬。
  總有幾個還算是不錯的——大概是進化成野豬了?
  比如朱聿鍵這家夥,這種往土裏埋東西的損招他是怎麽想出來的?
  現在這年頭想要鑒定點什麽東西的年代,除了肉眼分辨,剩下的基本上也就是憑著經驗——還是肉眼分辨。
  畢竟這個年代根本就沒有什麽碳十四壹類的檢測手段,而靠譜的鑒定老師傅又基本上是大明才會有。
  剩下的蠻子們連個歷史都沒有,還扯什麽文物鑒定的蛋?
  至於靠譜的老師傅,就算是大明也沒有多少,而且大多數都是在宮中為皇家效命的。
  崇禎皇帝想要偽造什麽文物,或者直接說某個文物是什麽年代的,又有誰敢不承認?
  當然,在大明玩這壹套的意義不大,反正不管王朝怎麽變幻,自古以來就住在那裏的老百姓只是壹代代的傳承下來,不用崇禎皇帝搞什麽自古以來的手段就已經是自古以來了。
  但是這個自古以來在海外可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最起碼崇禎皇帝最起碼都能起出來好多種用法。
  比如在英吉利或者法蘭西什麽的地方埋上壹些,就說這些國家的國王都是受中原皇帝冊封的——反正鄭和去過那裏,而且已經快三百年的時間了,那些個蠻子還記得個屁?
  不就是不要臉麽,崇禎皇帝早就把臉扔的遠遠的,良心都餵了狗了。
  而朱聿鍵提出來的另外兩個要求,則更是讓崇禎皇帝高興。
  首先就是這家夥要大量的書籍,比如四書五經,比如三字經弟子規——拿來教化那些個新明島上的蠻子。
  這就涉及到了朱聿鍵提出來的第二個要求。
  讓張天師還有少林寺彼岸寬海大和尚他們那些人在編的神話故事裏邊再加上壹些關於新明島的故事。
  比如他們都是殷商後裔壹類的,還有新明島是如何從大明本土漂流到現在的位置的。
  反正就是把那些跟大明百姓長相差不太多的澳洲土著弄成同根同源卻失去了根底的同族之人。
  慢慢同化就是。
  崇禎皇帝覺得這樣兒沒毛病,過個百十年的,在儒家文化那強大無比的同化能力之下,這些個蠻子要是不認為自己的祖宗是炎黃二帝那才叫見鬼了。
  大手壹揮,朱聿鍵的第二份關於那本神話故事修改的要求就被崇禎皇帝甩給了短小榮那些人。
  反正都是瞎雞兒寫瞎雞兒編的,參考的資料也是崇禎皇帝在後世穿越者培訓基地看來的無數教材,再修改修改貌似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至於實際編寫者短小榮還有張天師,彼岸海寬大和尚怎麽頭疼,那是他們的事兒,崇禎皇帝表示並不關心——反正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哪怕是妳們想要妹子,朕也命人給妳們弄來。
  在此之前,還是好好的在詔獄裏邊把書寫好才是正經。
  尤其是陳默陳大禦史在詔獄裏邊已經升職到了主編的位置,平日裏也可以多多交流嘛。
  文人之間總是有話說的不是?萬壹再弄出來壹本什麽《鐵蒲團》壹類的神作,豈不是喜聞樂見的很?
  很快把思緒拉回來的崇禎皇帝開始琢磨另外壹件事情了。
  原本還打算留著建奴當個由頭什麽的,或者等徹底平定了國內之後再處置建奴的破事兒。
  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現在自己的計劃就得修改修改。
  新明島有多大,崇禎皇帝其實並沒有壹個實際的概念,只知道挺大的,大概跟後世天朝的面積差不多?
  那麽問題來了。
  這島的面積夠大,能養活的人也足夠多,最起碼把大明現有的十分之壹甚至於四分之壹的人口都弄過去也足夠養活的起。
  而大明之所以沒有抗過去小冰河的真正原因是什麽?
  土地兼並是壹方面,另外就是畝產低,人口多,財富分配不均,上升通道被堵死等等壹系列的因素加在壹起,最終才便宜了關外的建奴。
  壹旦大明開始大量的向新明島上面移民,本土的百姓就不夠避免的會減少。
  人少了,空出來的土地可就顯得多了。
  這種情況下,只要小冰河不變成大冰河,什麽問題也都不再是問題了。
  而在人口是第壹生產力的大明時期,誰手下的人口多,誰就有著最大的基本盤。
  尤其是對於壹個皇帝來說。
  別說搞什麽計劃生育了,現在就是有人跑到崇禎皇帝面前告訴他生的太多養不起,崇禎皇帝都會當成笑話聽——百姓養不起?
  沒關系,國庫幫妳養!
  人多力量大,多生優生,生的多了有賞,生的少了受罰!
  而且崇禎皇帝不打算再跟建奴玩下去了。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壹個是移民,壹個是穩定國內。
  至於建奴,老子都要掀桌子了,妳們還是趁早去死算了!
  打定主意要掀桌子的崇禎皇帝依著慣例,把溫體仁,張惟賢,還有崔呈秀和郭允厚給召進了宮中。
  這四個人之中,溫體仁算是個負責統籌文官系統的角色,張惟賢則是主管著大明軍事行動的角色。
  崔呈秀則是名義上主管軍事的大佬,雖然現在負責的軍事部分也就那麽壹小攤子。
  郭允厚則是管著大明的錢袋子,要想繞過郭允厚直接出兵,除非崇禎皇帝把自己的內帑拿出來,否則的話這涉及到民夫征發以及其他需要花錢的地方,就繞不過去。
  幾人進了宮之後,崇禎皇帝就開門見山的道:“遼東之事,朕不打算拖了,年底之前,朕要徹底平定遼東。”
  張惟賢自然無可無不可。
  按照大明的實力和建奴的實力對比,其實早就可以弄死建奴了,只是不知道崇禎皇帝為什麽要壹直拖到現在才下定決心。
  溫體仁和郭允厚卻是蛋疼了。
  算壹算,崇禎皇帝自打登基之後,先是京師,接著又是草原,再是陜西,接著又是海軍。
  這壹樁樁壹件件,哪壹項不是花錢如流水?
  國庫裏現在倒是沒有跑老鼠——老鼠也不願意去沒幾個錢的國庫裏邊轉悠。
  郭允厚當即就躬身道:“啟奏陛下,國庫沒錢。”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直接就把崇禎皇帝給噎了個半死。
  麻賣批,怎麽都學的這麽不要臉了!
  妳丫還不如直接說要朕的內帑出錢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