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26章 原委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隨著劉徹的命令下達,整個南方,頓時戰雲密布。
  壹艘艘的樓船,順江而下,運載著大量的武器裝備和人員,抵達廣陵。
  無數的百姓,親眼看到了,從這些樓船上,卸下了許多的先進裝備。
  譬如,至今只裝備在北方長城軍團的大黃弩,以及壹柄柄寒光閃爍的陌刀。
  而長沙國的郡兵也開始集結。
  對於打南越,長沙國最支持。
  畢竟,長沙國跟南越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已經延綿幾十年了。
  長沙兵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被吊打的位置。
  他們迫切需要戰勝南越兵,來洗刷自己的恥辱。
  只是,此時的長沙國,還不是未來那個號稱“無湘不成軍”的戰鬥省,人口和兵源都比較少,全國郡兵都動員起來,也就兩三萬人,自保有余,而進攻不足。
  但長沙郡兵壹動員,淮泗和城陽國也跟著動員起來。
  這裏,可是壹個能直接拉出十萬以上軍隊的地區。
  後世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丹陽兵,也出於這個地區,戰鬥力還是很不錯的。
  至於齊魯諸王,更是按捺不住的發出了“三月平南越”“為死難父老復仇”的口號。
  許多英雄豪傑,因此停下了計劃去懷化發財的計劃,停留在原地,靜觀事態發展。
  對漢室的草莽豪傑們來說,發財當然很重要。
  但假如,能有軍功撈,那還是軍功更好。
  畢竟黃金這東西,只能讓人發財,而軍功,能讓人壹家雞犬升天。
  有漢以來,天子每次發動軍事行動,天下郡國的英雄豪傑們,總是會自帶幹糧,投軍前往。
  甚至為了入伍而不惜打個頭破血流。
  這實在是因為,軍中自有顏如玉,軍中自有黃金屋。
  只要把握住機會,就是壹介布衣,也能封侯拜將。
  對英雄豪傑們來說,再沒有比戰場更公平的競技場了。
  這個時候,劉徹派遣的使臣陸原來到了南越國首都番禹。
  陸原跟南越國有著很深的淵源。
  他的先祖,就是曾任漢室太中大夫的天下名士陸賈。
  也算的上是南越人民的老朋友了。
  陸原當然也不止壹次來過番禹了,實際上,趙佗對他的老朋友們還是很關照的。
  婁敬跟陸賈的後代,來南越經商,壹直是全程綠燈,要什麽優惠,就有什麽優惠。
  但,此番來到番禹,陸原很明顯的就能感覺到,這個城市裏彌漫著緊張不安的氣氛。
  “天使請在此稍候……”迎接陸原的南越官員,欠身對他道:“敝國王太孫稍候就將接見天使……”
  “嗯……”陸原點點頭。
  南越面臨的困境,陸原其實有些同情。
  但同情不能當飯吃。
  對南越發難,這是現在齊魯儒家的共識。
  身為這個集團的壹份子,陸原自然只有服從的份。
  沒過多久,那個官員就返回,恭敬的道:“天使,敝國王太孫有請……”
  陸原於是起身,跟上他的腳步,前往那個建在山上的南越王王宮。
  進入王宮中,陸原能明顯感覺到,有許多充滿了惡意的眼神,在打量著他。
  對這些人的態度,陸原也只能在心裏嘆了口氣。
  實際上,這次的事情,到底是怎麽回事,陸原也沒弄清楚。
  但作為齊王劉將閭的宮廷賓客,陸賈多多少少見證了壹些事情。
  其實,在最開始,無論齊王也好,還是膠東、膠西也罷。
  對那十幾個死難的商人,壓根沒有半分同情心。
  齊王甚至在得知了長沙國發來的快報後,對他說:彼輩賤民,死則死矣。
  對劉將閭來說,那些商人壹沒有給他孝敬,二沒有送美人給他享用,死就死了唄。
  幹他鳥事!
  齊王甚至都不打算按照制度,上報朝廷。
  事實上,每年齊國死在外面的商賈,沒有壹百,也有八十。
  毒蟲猛獸,疫病災害還有地方上的行剽好漢,都可能奪走他們的生命。
  但,事情很快發生了反轉。
  幾乎是壹夜之間,齊王就變得義憤填膺了。
  這個轉變,陸原恰巧是親眼目睹的。
  他至今都記得,當時,是奉祀君孔滕之子孔忠連夜入齊王王宮,求見齊王。
  見面後,孔忠就拜道:“大王,高帝之後,以祖宗之功,而居臨淄稱王,今大王坐擁齊國山河,然今天子行推恩之策,大王百年後,齊國裂為數國,三代後,未知先王宗廟香火社稷何人可奉?吾誠為大王憂之!”
  這壹番話,馬上就讓齊王走下王座,對孔忠深深壹拜:“先生有德之人,素為寡人所敬,敢請先生教之!”
  奉祀君家族,作為孔子嫡傳,世代都有子弟為齊魯諸王蒙師。
  孔忠更曾經出任過劉將閭的太傅。
  因此,劉將閭對孔忠非常尊敬。
  陸原記得,當時孔忠就道:“大王可知朝鮮故事?梁王助陛下得朝鮮,故陛下以朝鮮之土封梁王之後,今大王國家宗伯,素為陛下敬重,倘大王使陛下得南越、閩越之土,來日論功,大王未嘗不可將諸子封於南越、閩越!”
  “今南越擅殺漢民,而陛下以天下王作民父母,必不肯忍,若大王上書,陛下必發兵討之,夷滅南越之後,論功,何人能與大王首倡相比?以陛下之德,必賞大王之功,介時,大王上書請封諸子,為漢永鎮南疆,陛下當會許之!如此,大王諸子即能得國,而齊國宗廟永奉!”
  正是這番話,直接讓齊王立場轉變。
  同時也讓齊魯諸王,馬上就變得愛民如子。
  說到底,這都是利益在惹禍啊!
  但陸原所知的事情,也就僅僅只有這壹部分。
  其他的原委,依然是霧裏看花,不得其所。
  但有壹點可以肯定——此番的變故,是多種力量和多種聲音聯手造成的。
  陸原甚至隱隱看到了,某些長安的貴人和大人物的影子在其中閃爍。
  而太學,成為了將這些勢力與訴求,鏈接在壹起的壹個關鍵點。
  若沒有太學,陸原相信,這些勢力和利益集團,肯定沒法子勾結在壹起,搞出這麽大的壹個陣仗出來。
  深深的吸了壹口氣,陸原嘆息了壹聲,在心中想道:“可惜了啊,趙佗壹世英雄,卻要不得善終……”
  在陸原看來,趙佗和他的南越王國,這次是難逃壹劫了。
  哪怕長安不想打,這下面的人,也會挑起戰爭。
  這已經不是壹個兩個人能決定的事情了。
  它牽扯進了無數的利益集團和政治勢力的訴求。
  除非天子站出來,以其聲望和威權,強行壓制壹切聲音……
  只是……
  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番出使,陸原很清楚,與其說是來告誡的,倒不如說是來下最後通牒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