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36章 廟算(二)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劉徹的話音壹落,將軍們立即就明白了天子潛在的意思——誰能提出壹個被獲得廣泛認可的方案,誰就是這次朝鮮攻略的主帥。
  這也是漢室壹直以來的傳統。
  反應過來的將軍們,哪裏願意放棄這個正大光明的爭奪的機會?
  何況,像這種能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的機會,可是必然能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的!
  而在過去兩個月,特別是劉徹放風要對朝鮮動手以後,漢室的將軍列侯們,就已經開始琢磨起了萬壹自己被征召,該怎麽應對的方案。
  這兩個月來,幾乎所有有點上進心的貴族軍官以及勛臣列侯,都是有空就拿著遼東和朝鮮的地圖堪輿以及有關朝鮮的情報進行研究。
  幾乎所有人,都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有了壹定的備案。
  因此,幾乎是瞬間,就有壹位將軍出列拜道:“回稟陛下,末將以為,真番、馬韓等外番,當可作為助力,倘若陛下命末將為帥,末將就以大軍主力為鋒矢,渡過唄水,傳檄東夷諸國,聯絡策反朝鮮國內貴族大將以為內應,如此,末將可以立下軍令狀,三月必為陛下取朝鮮王首級!”
  劉徹聞言,看向那位出列的將軍,隨即點了點頭。
  此人正是公孫賀他爹公孫昆邪。
  有公孫賀通風報信,傳遞消息,劉徹相信,公孫昆邪應該早就了解了自己壹定會對朝鮮下手的決心和意誌。
  在有充足的準備下,構思出這個戰略,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劉徹自然也自己私底下與義縱和劇孟以及身邊的近侍武臣,在沙盤上推演過這壹方案。
  此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風險。
  只要按部就班,徐徐圖之,朝鮮是必然滅亡的!
  哪怕匈奴介入也是如此!
  因為朝鮮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只要漢室依照這個策略部署軍事行動,內有外患,腹背受敵之下,除非朝鮮軍隊出現壹支奧特曼,不然,就是無解。
  只是相對的,這樣按部就班的穩妥方案在剔除了風險的同時,也增加了時間。
  三個月,只是最樂觀的估計而已。
  在沙盤上進行兵器推演的時候,劉徹發現,衛氏朝鮮政權在理論上可以堅持最多八個月。
  但是……
  “別說八個月……就是三個月,朕也不能接受啊!”劉徹在心裏想道。
  因為,妳要知道,去年吳楚叛亂,從興起到被平定,總共也就三個月!
  換句話說,假如漢室對朝鮮的戰爭超出三個月……
  那麽,匈奴人,三越會怎麽想?
  在有吳楚之亂做對比的情況下,他們會不會想:咦,同樣的壹支軍隊,撲滅自己國內號稱百萬叛軍,用了三個月,如今對付壹個全國人口加起來才幾十萬的小國,也拖延至今。
  簡單的算術題之後,難保不會有蠢貨得出:俺比百萬漢軍強的結論。
  更麻煩的是,內部蠢蠢欲動的諸侯王們,智商余額,可沒有幾個充足的。
  萬壹這些諸侯王以為自己已經窺破了朝廷的虛實,認為朝廷主力身陷朝鮮,自己謀大事的機會成熟了……
  要知道,前世吳楚之亂有七國出兵,九國參與。
  現在,漢室才不過剪除了四國。
  劉徹只是做了簡單的加減法後也知道,至少還有五個居心叵測,對朝廷態度曖昧的諸侯在外。
  太宗孝文皇帝當年動員關中軍民凡二十萬,步騎十萬,戰車五百乘,欲與匈奴決壹死戰,結果濟北王劉興居在漢軍剛出蕭關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的舉起了反旗,直接導致了那次漢室苦心籌劃的大決戰胎死腹中,甚至為了打發匈奴人快點離開,不得不答應了許多苛刻的條件。
  現在的諸侯王,別說是劉興居了。
  劉興居他爹劉肥的能力也拍馬都趕不上!
  所以,劉徹很懷疑,要是漢軍主力在朝鮮陷入拉鋸戰或者陣地戰,戰事遷延,沒準那個皇叔皇伯,二兩馬尿下肚以為自己得了天命,那就搞笑了!
  而且,另壹個問題,也限制了漢軍在朝鮮的軍事行動持續時間。
  現在已經是八月了。
  而遼東郡壹帶最遲在十壹月,就會進入大雪紛飛的時節。
  劉徹可不想學拿破侖,去品嘗壹下冬天站在自己敵人那邊的味道。
  所以,這個方案自然早就被PASS了,不過,劉徹當然不能直接說出來,那樣的話,太打擊臣子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了。
  於是,劉徹笑著贊賞道:“典屬國的提議朕覺得還是不錯的,真番、馬韓諸國,確可以出些力氣!”
  公孫昆邪心中壹喜,畢竟能得到天子的誇獎,對他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公孫昆邪可是非常希望這次朝鮮攻略,由他來主持。
  這樣,他就能擺脫典屬國這個泥潭了。
  要知道,典屬國雖然號稱是兩千石的朝臣,但實際權力還不如地方上的壹個都尉司馬,幹了幾個月以後,公孫昆邪就已經在策劃著逃離這個大坑了。
  而,朝鮮,就是他的希望!
  但,劉徹很快就話鋒壹轉,道:“只是……東夷諸國,國小民寡,朕以為,能起的作用有限,最多不過能牽制壹部分朝鮮軍力,關鍵,還是我軍的行動!”
  劉徹看著群臣,問道:“朕以為,朝鮮戰事,當控制在兩個月內,最好壹個月就解決!”
  “必須在第壹場雪降臨前,就平定朝鮮,至少要拿下王險城,諸卿以為如何?”劉徹環視著武將們。
  但劉徹的語氣,與其說是在詢問,倒不如說是在劃定紅線。
  在十壹月的冬雪來臨前,漢軍必須解決朝鮮。
  而不能做到這壹點的將軍,就不必來參與這次指揮權的爭奪了。
  在這個問題上,劉徹不擔心將軍們中有人學習圓嘟嘟,來個五天平遼。
  因為,在漢室,這種設計軍國謀略的事情,主帥都是立下軍令狀的,至不濟也要定下壹個戰鬥目標。
  壹旦沒有達到出戰前立下的軍令狀的要求或者戰鬥目標,那等待這位將軍的是極為嚴酷的軍法處置。
  而這些處罰中,即使是最輕的處置,也是死刑!
  嚴重的則是族誅!
  是以,沒有人敢在這個事情忽悠人,因為壹旦他做不到,他就要做好死全家的準備!
  前世,小豬朝的馬邑之謀中,大行王恢即是以此傳統被處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