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肉食者鄙,勞動者貴!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革命就該充滿熱情,本就該充滿著暴烈和火熱的情緒。
不這樣怎麽叫做革命呢?
蘇詠霖作為開山始祖,對這壹切再了解不過了。
演說到激烈的地方,他壹腳踢翻了行事兇殘暴虐、喜歡無故鞭打佃戶再往他們身上潑海水以此取樂的高氏家主,再壹腳踩在了他的腦袋上,憤怒的指著他大吼。
“肉食者鄙,勞動者貴!妳們用自己的雙手勞動獲取糧食和財富,哪裏不如人了?這些不事生產的卑劣之徒又對國家有什麽貢獻?
他們有什麽資格高高在上?挺起妳們的胸膛!站直妳們的身子!不要佝僂著腰,不要跪下!堂堂正正地站著,然後,把他們挫骨揚灰!把屬於妳們的東西拿回去!”
農民們漲紅著臉,在蘇詠霖的鼓舞下大聲吼叫起來。
在他們的吼叫聲中,高氏壹族被判處死刑,當著所有人的面遊街示眾,接著罪大惡極之人被公開吊死,化作東南枝上的掛件,隨風飄揚。
農民們漲紅著臉高聲呼喊,在群體的呼喊聲之中,高氏壹族灰飛煙滅,踩在他們腦袋上的壓迫者灰飛煙滅。
“這是我第二次親眼看著主席領導農民運動,還是如此震撼,還是如此激勵人心。”
公審結束之後,廖興業找到了蘇詠霖,頗為憧憬地看著他,表達了心中的激動之意。
“這實在是農民之福,社稷之福,壹路走來,我也看到很多地方的農民都起來行動了,轟轟烈烈啊。”
蘇詠霖端著粗瓷大碗咕嘟咕嘟喝了壹大碗水,然後放下大碗,笑著抹了抹嘴。
“這就對了,不枉費我口幹舌燥喊了那麽久,農民們總要自己起來參與的,自己起來參與,才會有歸屬感和獲得感,也才會產生責任感,如此,才會真正走上覺醒之路。”
廖興業笑著點了點頭。
“是這樣的。”
“呵呵,這邊先不說,南越那邊怎麽樣?”
“正如您所料,他們態度強硬,並且已經開始進行戰備,諒山壹帶已經有軍隊開始布防了,這壹戰估計是不能避免的,否則大明在嶺南這壹帶的聲望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廖興業低聲道:“但是問題同樣也有,趙司令托我告訴您,軍中還是出現了壹些患瘴氣病的士兵,狀況不好。”
蘇詠霖眉頭壹皺。
“怎麽會呢?情況如何?嚴重嗎?”
“倒不能算嚴重,軍隊裏提前有準備,只是趙司令會有所擔憂。”
廖興業緩緩講述趙玉成告訴他的事情。
早在此番南下作戰之前,蘇詠霖便參考過去歷朝歷代和他所知道的從北往南打的失敗戰例,意識到水土不服的問題是中原精銳在南方熱帶地區戰力銳減的主要原因,也是熱帶國家賴以生存的天然屏障。
就比如說傳說中的瘴氣,其實倒不能算是什麽“氣”,而是古人對北人抵達南方未開發少開發地區之後所罹患的各種致死率極高的病癥的綜合稱呼。
而瘴氣最直接的來源,其實是群飛的蚊蟲,這些攜帶有惡性瘧原蟲的蚊蟲在南方原始叢林地區繁衍生息,數量極大,群飛起來遠遠望去宛若壹團黑霧,肆意叮咬人群,便使人患惡性病,治愈率極低,死亡率極高。
從漢代壹直到唐代中後期,北方壹直對南方有“瘴鄉”的汙名化稱謂,對南方有各種各樣的偏見,主要也是因為北方人當時去南方幾乎就等是去跨越鬼門關。
不知道啥時候被壹只蚊子叮咬了之後,就犯瘧疾或其它病癥,人就沒了,從生到死,不過十數日乃至於數日,無藥可救,實在是可怕。
宋代之後,尤其是南宋時期,因為客觀上的嶺南開發,加上越來越多生活在當地的人對瘴氣病的認知增加、治療方法和預防方法增加,使得瘴鄉的汙名化稱謂逐漸消失。
蘇詠霖所處的這個時代,正是北方人逐漸能夠正視南方瘴氣、能夠采用預防手段遏制瘴氣病的時候,所以蘇詠霖為了這場嶺南戰役,也是提前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
比如提前讓參戰的兩個主戰兵團駐紮在南方,包括第七兵團原本就是江西人為主體的兵團,第壹兵團倒是山東人、河南人居多,但是在江南駐紮、作戰了數年,多少習慣了壹些江南的濕潤氣候。
盡管如此,軍隊進入嶺南還是有諸多要準備的地方。
蘇詠霖在戰前就給各兵團下達了南下作戰軍事手冊,要求大規模印刷下發到軍隊,保證每個隊至少有兩本,隊長壹本,副隊長壹本,全軍每個士兵都要牢記在心,嚴格遵守南下作戰手冊上的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壹點就是不準喝生水。
而就算是熟水,也絕對不允許選擇沒有活動水源的水域取水,必須要選擇活水水域取水,煮沸之後方可飲用。
軍隊駐紮地必須要選擇在相對開闊且缺少密林的地方,尤其要避開沼澤、死水潭、灌木叢之類的地方,遠離之。
如果沒有條件,那就砍伐密林,或焚燒之,創造合適駐紮的條件。
軍隊安營紮寨之後需要燒熱水,給士兵洗臉擦身,且每三天至少洗壹次澡,遇到合適的活水水源也能讓士兵前去洗個澡,有條件的晚上還應該燒水泡腳。
軍營中要準備大量艾草,紮營超過壹天的地方就要熏艾。
壹旦發現“黑氣”接近,立刻用艾草熏,或者點火,用煙火氣去熏,絕對不能接近。
壹旦發現有士兵出現瘧疾癥狀,要盡快進行治療,且迅速疏散在原先的營房內的士兵,要在原先的營房中熏艾。
隨軍軍醫需要準備足夠數量的驅逐暑熱之氣的藥材和食材,以備不時之需。
廣州方面提前搜尋能夠應對瘴氣病的藥材和醫者,轉移到軍隊之中給軍隊裏的軍醫做科普和藥材儲備等等。
蘇詠霖甚至在出兵時間上都做了準備。
第壹兵團和第七兵團駐守南方,在南方作戰生活壹段時間,熟悉了當地氣候,中招概率較小,所以安排他們進攻兩廣。
而蘇詠霖自己統帥的軍隊因為不熟悉當地氣候,所以選擇了東南路線。
蘇詠霖想的就是打完福建進入嶺南之後也該有十壹月、十二月了,這個時候也是嶺南的冬季,就算是嶺南也沒有哪種適合蚊蟲活動哦高溫。
沒有高溫相助,蚊蟲也不會肆意繁衍到處亂竄,所以他帶來的北方士兵也相對安全壹些。
反正蘇詠霖是真的做足了準備,所以壹路南下進入嶺南之後,軍隊的處境就還是比較好的,沒有遇到大規模瘴氣病的威脅。
不過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壹旦出現瘧疾等疑難雜癥患者,想要治愈難度還是不小。
盡管盡了最大努力,準備了相對充足的醫藥,從軍隊南下以來,蘇詠霖也接到報告,得知軍隊中也有三百多名士兵因為瘧疾病死,另外因為壹些其他暑熱疾病病死的士兵也有壹百多人。
軍醫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治愈了壹些人,但是還有壹些人是救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