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76章 耶律元宜選擇退軍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1

  完顏亮不喜歡用完顏氏的族人,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他數次安撫耶律元宜,讓他壹邊涼快去,老老實實做事,不要有事沒事想著姓完顏,姓完顏有什麽好的?
  完顏亮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可能是出於對金太宗壹系戰功赫赫的完顏氏親族們的不信任。
  他想要任用更多的契丹人和漢人高官,不想用完顏氏做高官掌權,以此傳達自己的政治訊號,讓契丹人和漢人向自己靠攏,鞏固自己的權勢,進壹步打壓完顏氏皇族。
  但是總有那麽些處境特殊的人並不領情。
  比起前途和政治處境,他們更在意自己的姓氏和身份。
  比如耶律元宜。
  他需要完顏姓氏塑造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此相比,仕途可以稍稍往後排,而且他真的不認為金國朝廷就真的會壹直打壓完顏氏。
  這只是權宜之計。
  外姓外族人的飛黃騰達是壹時的,完顏氏的皇族身份才是壹世的。
  耶律元宜為此對完顏亮非常不滿,而這種不滿已經深埋於心底很久了,盡管他步步高升,做了兵部尚書,權勢很大,但他依然不高興。
  這壹次出征,完顏亮對他說因為信任。
  因為完顏亮信任他,所以讓他領兵出征,但是他總覺得完顏亮不安好心。
  南邊光復軍聽說有幾十萬人,而且戰鬥力很強。
  當初完顏阿鄰帶著兩萬精銳騎兵南下討伐光復軍,結果硬生生被對方吃掉了壹大半,自己還死了,只有極少數人狼狽地逃了回來,損失慘重。
  這種情況下只讓他帶兩萬人出征,這不是趕著去給對方上菜嗎?
  主力大軍的先鋒?
  投胎的先鋒吧!
  雖然出征之前,樞密副使徒單貞和他密談壹次,讓他知道皇帝的真正用意不在於打大勝仗,而在於獲得哪怕僅僅只是壹場的小勝。
  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感覺完顏亮是在坑他。
  他的出兵是權宜之計,是皇帝為了安撫人心而做出的無奈舉動,他的真正任務也不是取得多大的優勢,而是盡可能的打個勝仗,報個捷。
  【只要報個捷就可以了】
  但是這難道很容易嗎?
  對方幾十萬人,自己只有兩萬人,對方還不是什麽烏合之眾,是幹掉完顏阿鄰的鐵血雄師!
  耶律元宜認識完顏阿鄰,知道完顏阿鄰到底有多少真才實學,而完顏阿鄰就是在蘇詠霖手底下戰敗的。
  兩萬鐵騎,就那麽戰敗了。
  當時對方肯定沒有現在那麽強,現在這個時刻,自己也還是帶著兩萬兵南下,其中還只有三千騎兵……
  光復軍難道知道完顏亮的真實目的?
  然後和自己壹起演壹出雙簧?
  開什麽玩笑!
  他們萬壹以為是金軍主力南下,然後把自己的主力也帶過來,接著壹看!好家夥,才兩萬人?
  這不是要死嗎?
  皇帝這手筆也是夠大,兩萬兵,壹甩手,就當了炮灰了?
  完顏亮啊完顏亮,妳的心腸未免也太狠毒了吧?
  耶律元宜滿腹牢騷,卻不得不進兵——家裏人都在完顏亮手上,身家性命都被人家把持著,還能怎麽辦呢?
  於是耶律元宜只能硬著頭皮率領軍隊壹點壹點往南邊挪,想著能拖延壹點時間就拖延壹點時間,最好能拖到皇帝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大不了被貶斥,總好過白白送命不是?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兩萬軍隊南下,還是要給它配備足夠的糧草。
  水運的便利還是很強的。
  紇石烈良弼給先鋒軍湊了二百多只船,來來回回運送糧秣,比大軍要更加深入敵境,還有壹些船只跟隨大軍,和大軍壹起前進,保護大軍糧草裝備的同時也接受大軍的保護。
  根據情報,耶律元宜得知不久以前進攻雄州和霸州並且占據上風的光復軍軍隊全面南撤,可能是得到了金軍即將進軍的消息,所以主動南撤,去做準備去了。
  他們肯定在某些堅固的防禦設施裏等著金軍的到來。
  想到這裏,耶律元宜就覺得心驚膽戰,不知道那些狡猾可怕的賊軍到底給他準備了些什麽,他十分謹慎的大量派出索敵哨騎,壹邊往南進發,壹邊擴大索敵範圍,確定自己是安全的。
  他是覺得萬壹碰到光復軍主力,立刻撤退,絕不戀戰。
  什麽打勝仗報捷……能活著回去就是最大的勝利!
  可是戰場上從來都沒有絕對的安全。
  九月三十日,金軍和光復軍決戰的第壹場戰鬥正式打響。
  周滿城率領水軍強襲金軍補給船隊,使用火油、火藥、撞擊、強弩等方式攻擊金軍船只。
  金軍雖然也有護衛船只,可是面對光復軍專業的水軍顯得十分笨拙,像個發燒的肌肉壯漢,揮舞著王八拳,十成力氣用不到壹成。
  滹沱河下遊河面寬敞,光復軍水軍在河中大搖大擺的發起進攻,金軍船只則缺少反制手段,在水中陣型混亂,指揮失當,不堪對敵。
  岸上的金軍只能幹瞪眼,眼睜睜看著自家的船只被擊沈、燒毀,船上的物資化作飛灰。
  運送物資的金兵和簽軍大量跳河求生,使勁兒往岸邊遊,也不知道能活下來多少人。
  總而言之,耶律元宜所部的糧秣和大量軍需物資被毀,軍隊頓時陷入停滯,無法前進。
  對此,耶律元宜表面驚慌失措地寫奏表給中都,向皇帝請罪,心底裏卻並不認為這是壹件單純的壞事。
  當時他在小山丘上看著光復軍水軍大搖大擺撤退的時候,除了不爽之外,心中還有隱隱約約的慶幸。
  幸好他行軍速度比較慢,要是走的太遠,太過於深入,這個時候想停下來往回走都很難,糧食都不夠走回去的。
  到那個時候光復軍派壹支部隊跟著打,絕對能在他回去之前把他留在這裏,那可就慘了,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現在可就好了。
  糧秣被燒毀,只剩下隨軍使用的七天口糧,軍械物資尤其是箭矢也不夠,軍隊並未隨身攜帶太多,各種後勤物資都不多。
  綜合壹下,就是軍隊無法繼續前進,必須要後退,否則軍隊就要活生生餓死在這裏。
  他現在必須要撤回保定補充糧草,軍需,請皇帝陛下做進壹步的指示。
  兩方面的大軍主力都沒有做什麽接觸,蘇詠霖帶兵剛剛前進到莫州,金軍就在耶律元宜的帶領下撤退了,避開了蘇詠霖的兵鋒,不與他交戰。
  回去報信的人跑的速度也不快,花了三天多功夫才把消息送回去,完顏亮壹聽,勃然大怒。
  “耶律元宜幹什麽吃的!他這個兵部尚書還想不想做了?不想做的話有大把的人等著!還沒打仗就把後勤糧秣給丟掉了,他會不會打仗?”
  匯報消息的紇石烈良弼覺得耶律元宜的罪過並不算大,於是向完顏亮進言。
  “耶律元宜雖然失了糧草,但是保全了軍隊,沒有讓軍隊受損,因他為人穩重,沒有冒進,糧秣損失之後才能快速回軍,換了冒進的人,怕是已經深入了。
  到時候失了糧草,大軍隨身攜帶的糧食又不多,軍心必然大亂,賊軍再予以追擊阻攔,保不齊這兩萬先鋒軍就要丟在河北,大軍未出而先鋒覆滅,對於大軍士氣的打擊是特別的大。”
  完顏亮想了想,覺得紇石烈良弼說的也有道理。
  遇到這種事情還能冷靜行事保全軍隊主力的人,確實不能算是個廢物。
  和糧食比起來,還是人更重要壹些,糧食年年都有,人若要長成,至少也要十四五年。
  於是完顏亮決定再給耶律元宜壹次機會。
  “那就傳令給他,要他小心行事!註意保護糧秣!再要失了糧草,直接問罪革職!給我滾回家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