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禦炎

歷史軍事

宋紹興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日,晴。
午後,臨安城內吹起了微風,微微的風裹著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55章 原來妳也加入了復興會啊.jpg

啟明1158 by 禦炎

2022-11-9 21:24

  張栻對明國的了解不太多,且多從友人口中得知,但是友人也不了解明國社會,所以蘇長生這個真正了解明國社會的人就成了他的窗口。
  很多很多事情從蘇長生嘴裏說出來,張栻都覺得不可思議。
  比如在明國境內,官府借錢打的白條被當做紙幣流通起來的事情,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白條都能被當做錢幣流通起來?還有這種事情?在大宋,連真正的紙鈔都很不受歡迎。”
  “因為紙鈔隨時可能貶值,但是白條卻不壹樣,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大明官府對白條的價值是非常重視的,說能抵稅就能抵稅,絕對不會出現任何不讓抵稅的情況,價值十分堅挺。”
  “當真有這種情況?”
  “就好比當年季漢和東吳都鑄造過直百錢、大泉當千等等貨幣,但是在季漢國內,這種大面額貨幣就能通行幾十年,而大泉當千則遭到東吳國內的廣泛抵制。
  究其原因,無非是諸葛亮執政的季漢發行的直百錢是真的可以買到價值百錢的東西,季漢朝廷以國家的信譽為直百錢背書,這就使得直百錢成為壹種信譽貨幣。
  而東吳的大額貨幣就純粹是斂財工具了,自然被拋棄,同理,在大明國內,咱們非常重視朝廷的信譽,把朝廷的信譽放在第壹位。
  而白條自然就是錘煉朝廷信譽最好的方式,只要白條的價值依然堅挺,民間對朝廷的信任度就始終維持不變,這不單單是錢的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原來如此,還有這層道理在裏頭……”
  張栻不斷點頭,感覺自己從蘇長生這邊學到了不少東西,聽到了不少明國完全不同於南宋的政策,得知了很多明國為了減輕百姓負擔、維護百姓利益而做的事情,深受觸動。
  他越聽越著迷,越聽越激動,之後他們壹有空就聚在壹起談論,壹有空就壹邊吃飯壹邊談。
  談著談著,甚至忘記了吃飯的時間和睡覺的時間。
  斷斷續續談了十多天,張家兩兄弟對明國的革命政策和意識形態以及明國發動革命的方法都有了很多的了解,對於復興會的存在和復興會在南宋的秘密發展也有了壹定的了解。
  最後當蘇長生表示要在長沙成立復興會荊湖分部的時候,張栻和張杓欣然答應,並且表示他們壹定要加入進去成為會員,壹起為了大同社會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那妳們的父親?”
  蘇長生覺得將來面對張浚的時候,這兄弟兩人難免心裏動搖,屆時對整個革命事業來說可能會有影響。
  但是張栻和張杓表示父親是壹回事,革命又是另壹回事。
  他們愛父親,但是更愛至高理想,當父親和至高理想之間產生沖突的時候,他們的思想不會動搖。
  父親堅決維護南宋那群腐朽的統治階級的利益的行為是他們不能接受的,過去就覺得父親這樣做很不值,現在更是感覺這樣做是有問題的。
  為了壹群腐朽墮落的人而賣命,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裏面送嗎?
  不行,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但凡有機會,他們壹定會勸說他們的父親不要繼續堅持那遙不可及的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他們認為他們的父親也是心懷建設大同社會的理想的,只是壹時遭到了蒙蔽,只要讓他看清楚現實,他壹定會回心轉意。
  對此,蘇長生表示了信任的態度。
  對父親的感情是人之常情,革命的理想又是人的最高理想,理想和感情出現沖突的時候,理智的人會做出理智的選擇。
  這兄弟兩人眼中閃爍著的對理想的追求絕對不是虛假的,他們主動向明國進行求助的行為同樣表示了他們的決心。
  於是蘇長生決定將目前身處荊湖大地上的同誌們集合起來,秘密成立復興會荊湖分部,使得復興會在荊湖之地的行動有組織有紀律有目標有方向。
  同時,復興會荊湖分部接納張栻張杓兄弟兩人的加入。
  直到那之後,張栻和張杓才發現原來嶽麓書院和城南書院裏面秘密加入復興會的儒生不在少數。
  加在壹起,兩個書院裏已經有四十七人秘密加入復興會了,只是暫時還沒有成型的組織,目前僅僅是和上級單線聯絡罷了。
  他們之間互相牽線搭橋,正在嶽麓書院和城南書院的年輕讀書人群體之中不斷拉攏、發展新的會員加入他們。
  這種勢頭已然有了星火燎原之勢。
  分部成立會議上,老師和學生之間面面相覷,然後壹起露出了尷尬卻不失禮貌的笑容。
  原來妳也加入了復興會啊.jpg。
  分部成立了之後,蘇長生委托給了張栻和張杓壹些重要的工作,並且希望他們可以利用他們的身份掩護作為他們學生的復興會員,在南宋朝廷的高壓狀態之下保護他們的安全,並且盡可能不要讓南宋官方發現他們的存在。
  這不是壹個簡單的工作。
  事實上,《洪武爭論》傳入南宋之後,已經在南宋讀書人的群體中引發了極大的震撼,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不止壹個張栻覺得明國和蘇詠霖追求的是真正的大同社會,也不止張栻壹個人感覺到南宋的統治階級十分腐朽,正在玷汙他們的共同理想。
  所以追捧《洪武政論》和蘇詠霖的人真的很多,絕非南宋官方所宣傳的那樣,什麽讀書人壹起反對歪理邪說之類的。
  在張栻傳授學問的時候,學院內部就出現過身為復興會員的學生與其他學生進行公開辯論的事情,雙方的辯論十分激烈,並且為此出現了壹些小摩擦。
  正方認為大同社會正在明國建立起來,蘇詠霖的思想實際上就是大同社會的理想,並且蘇詠霖正走在成功建設大同社會的路上。
  反方則認為蘇詠霖是在離經叛道曲解聖人的意思,講什麽勞動什麽平等什麽消滅特權階層,需知孔聖人也反對過弟子從事體力勞動的。
  讀書人天生就應該高高在上,而不是和泥腿子們壹起吃糠咽菜!
  正方很生氣,認為反方才是曲解了聖人的意思。
  不談付出只看享受,眼睛只盯著大同社會,卻從來也不會邁步前進,只是空談,所作所為堪比蟲豸,壹群背叛理想的廢物。
  反方則認為正方有背叛大宋投靠明國的嫌疑,認為他們是國家叛徒,叫囂著要上報這些言論給官府知道,把他們全家都抓起來處決掉。
  正方大怒,指責反方血口噴人心思險惡,辯論不過就要汙蔑同窗,簡直不為人子!
  雙方最終大打出手,從口角之爭變成了拳腳相加,妳壹拳我壹腳,打的山花爛漫。
  很多人牙齒被打掉,鼻青臉腫口鼻流血者不在少數。
  之後嶽麓書院內部的學子們就出現了分裂。
  支持《洪武政論》和反對《洪武政論》的學子之間涇渭分明,互相詰難、爭執,甚至時不時發生物理爭鬥。
  雙方學子的家庭也為此產生不少齟齬,甚至還波及到了官府內部。
  學生們之間的小摩擦而引起的小動亂最終引起了長沙官府的註意。
  這使得官方和正統“大儒”們對此感到重視和猜忌,甚至有當地官員隱晦的向張栻提出希望張栻整頓壹下書院內部的想法。
  書院是為南宋朝廷培養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養叛徒的地方,要是書院反過來為明國培養人才了,大宋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必須要糾正這種不正當的思潮的出現,必須要維護大宋正統思想的地位,不能讓《洪武政論》這種異端邪說大行其道,戕害讀書人。
  張栻應該努力做好這件事情。
  張栻要是做不好,那就要由官府親自出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