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蔣英羽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by 孤獨麥客
2019-9-10 20:42
“都來看看啊,大溪地黑珍珠!絕對真貨,假壹賠三!”
“正宗南洋丁香,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上等貨,別處買不到的!”
“波斯安息香、印度茴香,品相上等,價格公道,買了不會後悔!”
“拉包爾西米……”、“黑水蟹肉罐頭……”、“朝鮮人參……”、“新華夏咖啡……”
1699年5月15日,欽州最大的集貿市場內壹派人聲鼎沸,數以百計的客商在此匯集,壹邊挑揀貨物,壹邊討價還價,時不時成交壹筆生意,讓集貿市場的管理者喜得合不攏嘴。雖然很多店鋪交的都是定額稅,但市場生意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過來交易,他們的稅金總額自然也水漲船高。
欽州集貿市場是在姜雲帆主政時代建立起來的。那會姜某人為了改善自古窮困的廉梧地方經濟,想了很多辦法,搞了很多項目,這欽州集貿市場就是其中之壹。市場壹開始賣的都是本地農產品,但因為城市人口的不足以及經濟不夠發達,最後以失敗告終——僅有的城市居民寧願去農民們擺的小攤上買東西,其他的機構則有專職供貨商,根本不走公開市場。
想來想去,最後還是走專業的南洋特產市場,沒想到卻壹炮打紅了,客商們越來越多,市場的人氣也越來越旺盛。再到了後來,來自北方的壹些貨物也到此流通,整個市場的專業化程度更高,開始向專業批發市場發展。
蔣英羽也不是第壹次來欽州集貿市場了。不過他每次來這裏,倒不是為了買香料、珍珠什麽的,山裏面日子不好過,大家還沒奢侈到這種地步。荷蘭紅毛的香料價比金銀,哪怕是小王爺(李嗣興)也享用不起,因為那會招別人的風言風語。蔣英羽每次來這,都是和某位客商商量好了的,賣壹點山裏的特產,然後買壹點東岸藥品,特別是那些號稱“特效藥”的神奇藥物,以及清涼油、風油精、驅風油、活絡油等物事,都是軍中必備。
蔣英羽不是孤身前來。事實上他帶了二三十人,都是軍中揀選的精明強幹之人,身手好,頭腦也靈活。他們之前已經在城外交割了壹批藥材,換來了壹疊沈甸甸的鈔票。
“東國法幣。”蔣英羽即便在孤陋寡聞,也聽說過這種印刷精美的寶鈔幣制異常堅挺,在大量通行銀元的遠東地區可以放心使用,暢通無阻。拿到手的法幣總共千余圓,可以買不少藥品了,不過蔣英羽仍然和幾個常有聯系的藥商唾沫橫飛地砍了半天價,這才心滿意足地將藥品打包,打算帶回山裏去。
沒辦法,窮慣了,每壹分錢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東國人雖然對他們有壹些援助,但僅限於武器彈藥,其他基本是沒有的,必須自己想辦法。
話說李嗣興殘部自從推入越南境內後,在廉梧管委會有壹搭沒壹搭的支援下,倒也漸漸站穩了腳跟。如今不但占據了越北山區的大片土地,就連兵力也擴大到了兩萬人。雖然談不上兵強馬壯,倒也小有實力,借助著山區復雜的地形,以及當地百姓對官府的仇恨,數次打敗了進剿的北越官軍。
只是,山區到底貧瘠,百姓果腹都很艱難,還要額外供應兩萬軍隊,確實強人所難。相信若不是東岸人覺得他們還有點利用價值,時不時給點贊助的話,他們早就堅持不下去了。蔣英羽是中層軍官,還是偏向後勤那壹塊,因此知道很多事情。如今的李嗣興部,向南攻略越北平原,可能性不大。越南人不是泥捏的,他們有火槍,有大炮,長期戰爭之下經驗也很豐富,更兼兵力雄厚,真要打起來怕是沒有勝算。
而北上攻入廣西,返回中華故土呢?也是千難萬難!先不說留守廣西、雲南的順軍兵馬,就單說當地百姓,在大順統治了這麽些年之後,心思也漸漸定了下來。這個時候再殺回去,不但要面臨順軍大隊的剿殺,怕是連當地百姓也對他們有意見,到時寸步難行,最終折戟沈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南下不行,北上又不行,這可難死了蝸居在山裏的南明殘部。李嗣興曾經召集中層以上軍政官員開會,大家也沒商量出個子醜寅卯,往往是各說各的,誰也說服不了誰。蔣英羽曾經提出退出越北山區,返回廣東,並獲得了壹些人的響應,但到底聲勢還是不夠,最終淹沒在了各種雜音之中。
當然這條路走不通也有可觀原因,那就是南明朝廷似乎也不是很歡迎他們這支殘軍回歸,這可讓很多人氣得吐血了。觀其原因,似乎是如今南明各地軍閥林立,各人有各人的算盤,故誰也不願意接納他們這支有槍有兵的部隊過來搶地盤。得,最後大家還是繼續窩在山區,壹邊和越南官軍不痛不癢地打著,壹邊等待機會。
本來蔣英羽也是做這般想法。混唄,混壹天是壹天。朝廷已經完了,永歷天子不知所終,他們這些永歷朝的孤魂野鬼也不被新帝看重,還能怎麽樣?不過在昨天悄悄面見了壹下經常聯絡的東國情報官員後,他的固有想法又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東國情報官員是壹位憲兵上尉,他先是問了壹下山裏的情況。在得知兩萬人衣甲不全,彈藥奇缺之後,他就沈默了。隨後又問了問隊伍的士氣,似乎也從旁敲側擊當中了解到了這幫人已經沒有太多的和順國朝廷鬥的意思。其實這也正常,人都是有私心的,打了那麽些年,流了那麽多血,如今天子都薨了(大家都相信永歷天子很可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廷也不待見他們,軍中很多弟兄又在越北山裏面娶妻生子,安了家,再打生打死確實有些困難。如今大夥沒有帶械投降廣西、雲南的順國官軍,已經是很講義氣了,軍中又沒軍餉發放,軍官威信也慢慢喪失,能維持隊伍就很不容易,妳還想咋樣?
東國情報官員在了解這壹切後,給他們指出了另外壹條路,那就是整體遷移出來,到另外壹個地方去。他直接明說了,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他們困守在越北山區,已經沒有發展空間。既如此,還不如保存有生力量,到壹個更有生存空間的地方去生活。至於哪裏是“更有生存空間的地方”,人家也直說了,就是呂宋島。
呂宋島,蔣英羽也是知道的。他來過廉梧多次,也接觸過壹些外國商人,知道呂宋島位於南洋,首府是馬尼拉城,如今正是西班牙人的地盤。可惜西班牙國君昏庸無道,派來的總督又是殘暴貪財之人,搞得當地民不聊生,隱隱有些不穩。不過,呂宋那種地方,到底是有軍隊駐守的,東國人讓他們到那邊去討生活,難道打的不是驅虎吞狼之計麽?
當然他也知道,如今他們這支部隊當真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呂宋再差,肯定也比窩在鳥不拉屎的越北山裏要好上百倍。即便攻占當地可能要死人,但這年頭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想要壹塊地盤,卻又不願意流血,天底下還沒這等好事。因此,蔣英羽對於全軍遷移出來,前往呂宋發展其實隱隱持支持態度的。只是這支部隊的主人究竟是晉王李嗣興,最終如何,還是得他來拍板,因此他最終也沒給出個準話。
好在聯絡的東岸情報官員也理解,表示可以等他的消息。只要晉王最終確定了願意挪窩,那麽他就會匯報給上官,讓管委會湯主任出面協調,與越南方面談妥了,放開壹條路,讓他們這支部隊走出大山,最終前往呂宋島登陸。越南人其實也煩透了他們這支盤踞北方山區的部隊,既然東岸人願意作保,他們沒有理由不同意,畢竟這對他們也是有利的。
蔣英羽在和那位東岸官員分開後,今天在集貿市場內晃了半天,壹直心事重重的。除了在和當地藥商談生意時打起來了精神之外,其余時候都在思考他們這支部隊的未來。
“唉,怕不是東國人與西班牙人起了嫌隙,要借我們之手除掉馬尼拉城的西人官府罷了。”蔣英羽嘆了口氣,想道:“西班牙好歹是泰西強國,地域遼闊,聽說比咱們華夏還要大。就是不知他們在呂宋駐兵幾何,是否善戰。唉,兩眼壹抹黑,這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想到這裏,蔣英羽又患得患失起來。他確實是隱隱支持跳到外面發展的,但這呂宋也未必是什麽好打的地方,少不得要讓諸多弟兄們拋頭顱灑熱血,這時候他又有些猶豫了。東國人之前是要求他們在越北山區發展,並伺機威脅廣西、雲南邊境,但這會又改了註意,應是和西國起了爭鬥,要廝殺壹場了。考慮到他們的兵力可能很緊張,這便是借刀殺人了。
“算了,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現在胡思亂想有個屁用!”蔣英羽重重地跺了壹下腳,想道:“在山裏與蛇蟻為伴的日子實在受夠了。既然呂宋那麽好,不如就去闖蕩壹番,憑借著這兩萬老弟兄,未必就不能打跑西人,過上那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