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獨麥客

歷史軍事

“怎麽回事?”肖明禮桌子上的水杯突然傾倒潑灑了出來,正常行駛中的運盛壹號客貨兩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三章 劇變(壹)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by 孤獨麥客

2019-5-15 16:37

  1687年4月20日,成都府寧靜而尋常的壹天。剛剛從川南出差回來的陳明在商站後院內放了張躺椅,然後讓丫鬟沏了壺茶,打算美美地休息壹下午。
  他實在是太累了。川南那邊的局勢剛剛告壹段落,歷時兩年,順軍老中青三代將領結合,統領兩萬多精兵,外加數量超過三萬的團結兵(地方部隊,各府輪流派遣輪戰),耗費了無數糧草、物資和金錢,才堪堪將這片化外之地給粗粗平定了下來——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與之呼應的,是大順中營、後營人馬在湘西壹帶發起的攻勢。其目標同樣針對各路土司勢力,大順中生代將領高守貴和老壹代將領張能各率三萬多人馬,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同樣歷時兩年,翻了無數山梁,鉆了無數林子,這才將當地原本極為強大的土司勢力給暫時打服了,改土歸流了壹部分宅子,解放了大量人口。
  但值得壹提的是,無論是川南和湘西方面,目前大順國也僅僅是將表面上的明火給撲滅了,但分散隱藏起來的余燼卻滿地都是。這些人自然是不甘心手頭的權力、土地、財產和子民被奪走的,他們就像那平靜湖面下湧動著的暗流,只要湖面上出現風浪,那麽隨時就會跳出來,利用幾十年乃至數百年積累下來的威望和人脈,再度裹挾起治下民眾作亂。到了那時候,大順朝廷就又得撥款調兵,進行鎮壓了。
  中原朝廷千年以來,就壹直在這種忽降忽叛的反復之中被不斷放血,最後忍無可忍,只能收買地方上的頭人,給予其壹定的自治權力。這種情況在宋、明時代尤為明顯,蓋因中央政府在算了經濟賬之後,發現如果調集大軍征討的話,在財政上是壹場巨大的災難,因此多壹事不如少壹事,讓土司自治得了。
  這種局面壹直持續到清朝中期,因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漢區人口大增,生產力水平比起明朝也有了壹定的提高,國力大增。再加上滿清皇帝不容易受到群臣的掣肘,因此開始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壹舉奠定了如今西南的局面。
  如今這個時空,差不多也到了歷史上大規模改土歸流的時間節點,對象則換成了大順國,而且背景形勢也有些區別。但不管怎樣,大順的國力雖然不及歷史上擁有整個中國的滿清,但勝在力量多集中在湖南、四川等鄰近的省份,國內的交通設施也比歷史上滿清強,軍隊因為使用了新式武器和戰法而戰力飆升,再加上常年戰爭帶來的更為豐富的經驗,因此打起西南土司來也是手到擒來。
  而且他們也使用了政治手段進行招降,分化瓦解各路土司,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終於將明面不服的土司給清剿了不少。雖然地方上的局勢仍然很混亂,派過去的流官做起事來也很不得勁,但終究是取得了壹定的成果。不然的話,妳當那些新設的州縣是假的啊?要知道,僅在川南諸府,大順左營幕府就設立了包括鹽津、大關、昭通、朱提(後世魯甸縣)、雷波、馬邊、彜良、鎮雄、威信、威寧在內的十個縣。這些縣份,有的是新設立的,有的是廢棄後重置的,有的是在原有廳寨衛所基礎上擴大的,總計解放了數十萬人口出來,極大充實了四川幕府的實力,為未來進軍雲貴地區打好了基礎。
  當然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四川幕府對川南的征討其實並未盡得全功,地方上仍然有大片土司統治的土地。這些人或者表面上被四川幕府招安了,或者仍然心向南明,或者幹脆就是自立為王,總之仍然掌握著大量的人口、錢糧和軍隊。但考慮到大順如今的主要軍事壓力是在北方,而且兩年來也傷亡了不少軍兵(多是因病減員),更耗費了無數的錢糧,因此他們決定暫時罷兵休戰,等緩過這壹陣再說。
  陳明帶著壹幫憲兵司令部的情報官員跟著順軍在川南山溝溝裏轉悠了兩年(期間他曾多次返回成都處理商站事務),算是完成了陸軍方面交代下來的評估順軍左營戰鬥力的任務。同時,他們也對川南的地理物產和風土人情有了壹定程度的了解,那些情報官員們不是吃幹飯的,他們沿途采集了許多標本,繪制了大量的地圖,其中許多作圖技術壹看就是非專業軍官不可能為之,總之他們弄出來的東西比順軍自己的破地圖要強多了。這些東西現在都通過船只發往了寧波,雖然用到的可能性不大,但先存檔起來吧,萬壹以後用得著呢。
  而處理完了這茬事情,陳明便返回了成都商站,打算先給自己放個假,休息足了以後再處理事務。反正現在也就壹些生意上的雜事了,什麽時候處理不是處理?又不是軍國大事什麽的,不急!
  不過,陳明自己想休息,老天爺卻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這不,才剛剛躺了半個時辰呢,前頭仆人(此君是國家情報總局的探員)便來報,說左廂兵馬使張光翠遣人秘密來訪。陳明無奈,只能起身,讓人將其領進來,看看所來為何。
  “孫可望被殺了!”結果張光翠使者的第壹句話就讓陳明給楞住了。隨後,這個老兵出身的使者又仔細將情形給陳明描述了壹下,讓他得到了壹個大概的全貌。
  原來,南明朝廷這些年來日薄西山,不但地盤越來越少,這內部爭鬥也是越來越激烈。特別是晉王李定國病重之後,秦王孫可望驕橫無比,把持了朝廷內外大權,陰有不臣之心。結果就在眾人猜測孫可望什麽時候會篡位時,許是這廝運道不好,又或者是得罪的人太多,竟然在上朝的時候被人堵在了內城和外城之間,與數百護衛軍將壹起被盡數斬殺。
  孫可望壹死,其生前籠絡的朝內外勢力頓時分崩離析。其中有些人改換門庭,投靠了勉力支撐病軀起來主持大局的李定國,但還有些人跟隨孫可望太久了,已經無法下車,匆忙之下狗急跳墻,舉兵造起了反來。尤其是壹些鎮守邊疆的大將,如鎮守東川府的白文選之子白繪,直接聯系附近的順國軍將,率三萬多人馬倒戈投降了,形勢壹時間大壞。
  成都的劉忠貴接到消息時也有些懵,因為幸福來得實在是太突然了!前壹刻他還在考慮南明方面會不會因為他們征討川南土司的行動而發難呢,結果現在人家玩了這麽壹出兄弟鬩墻的把戲,實在是讓人有些目不暇接,反應不過來!
  劉忠貴很快便召集了包括節度掌書記、諸曹判官、衙前都知兵馬使、左右廂兵馬使、都虞侯、都押衙在內的諸多幕府核心人員開會,討論下壹步該如何行動。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他們是不行動也不行了!正如那句老話說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南明朝廷都送了這麽壹份大禮過來了,妳要是還不笑納,像話麽?
  當天的會議大家都很興奮,商議後壹致結論是向南進兵,侵吞雲貴地區。而且,劉忠貴特別囑咐,調兵調糧之事應盡量避著東岸人的耳目,雖然不可能完全不泄露消息,但晚壹天讓東岸人得知都是好的,因為這會給予他們更大的戰略回旋空間。當然令劉忠貴意想不到的是,他頭天晚上才召集眾人議事呢,第二天消息就被左廂兵馬使張光翠給捅到了陳明這裏,也是沒誰了。
  張光翠這個人,曾經和張景春、袁保等人壹同在寧波接受東岸人的整訓,是順軍系統當中較早接受新式戰法的將領,在劉芳亮時代便是左營中著名的青年將領之壹。等到劉忠貴繼承左營權將軍大位,並率部進入四川發展後,屢立戰功的張光翠又爬上了左廂兵馬使的高位,在左營裏面也是有數的大將了。
  現在這樣壹個大將,都願意向東岸人傳遞消息,這足以說明多年來東岸人對左營滲透的成功。當然這並不說明張光翠就是東岸人的棋子、間諜,事實上東岸人也不可能控制這種程度的高官,人家願意在關鍵時刻向東岸傳遞消息,更多的因素還是賣個好罷了。
  人都是復雜的,心思難測,張光翠願意結好東岸人,也是為了給自己留壹條退路罷了。這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畢竟順軍當中這麽做的並不止他壹個,東岸人獲取情報的途徑非常之多,願意出賣情報的線人也比比皆是,這只能怪當年大順政權朝不保夕,人們沒有安全感,不得不瘋狂尋找退路。
  不管怎樣,張光翠遣人暗中傳來的情報還是極有價值的,至少這時效性就很出色。現在的問題是,陳明拿到了這個關鍵的情報卻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他不能就此去詢問劉忠貴,那只會把事情搞砸,但他更不能不有所行動,因為這將是他的失職。想來想去,他還是回到了書房,壹口氣寫了幾封手令,讓人即刻送到城外碼頭邊的貨棧,令貨棧負責人暫緩發貨。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貨棧裏剛好有壹片從寧波長途轉運而來的軍需物資,成都幕府付了大概四分之壹的定金,答應剩下的款項在貨物交割後壹年內陸續償付。現在陳明讓貨棧停止發貨,理由都是現成的,款項不到,暫時不發!如果人家籌措足了款項過來要求提款,那麽就再找其他理由,反正先拖延著就是了,諒劉忠貴也沒那個膽子對東岸人強來。
  此外,陳明覺得必須將這個情報用最快的速度送到馬當要塞,然後由當地的海軍接力傳遞回寧波。這個情報,自然只能由商站裏的幾位資深情報官員們帶回了!劉忠貴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事不宜遲,讓憲兵系統和國家情報總局系統各出壹人,壹同攜帶情報前往馬當。正好後天壹支接受東岸人雇傭的小型船隊將滿載川中貨物東行,讓這兩人跟著離開便是,然後再想辦法用最快速度抵達馬當要塞。
  “他奶奶的,這次順軍真是撿了個大便宜了!東川府的白繪投降,雲南門戶洞開,大軍可長驅直入。而長沙方面在得到消息後,又怎麽可能無動於衷呢?說不得,貴州、廣西兩地也會燃起戰火,這他媽的會全盤打亂我們的戰略部署啊。”寫完手令後,陳明有些焦躁不安地想道:“上頭會怎麽看待這事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