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章 橡膠種植園
這個天國不太平 by 三江口水
2019-2-13 11:07
馮雲山又對瓊州府的壹幹地方官逐個點名評點壹番,因為有特務司早早提供的消息,這些官員的日常動向和行為都了如指掌。
等皇帝點評中透露出他們的壹些日常習慣和細節,這些地方官都後背發涼,紛紛慶幸自己沒有大的為非作歹之事,當然,對於小節,馮雲山也聽之任之,並沒有細追,人無完人,又是這個時代。他故意透露壹些,自然是為了警醒壹下,不但瓊州府的官員,其他的全國各州府自然都會聽聞這個消息,讓官員們察覺到身邊有特務機構,也不就是什麽壞事。
獎賞及鞭策過地方官之後,馮雲山總算問起了橡膠的事情來:“都平身吧。正事要緊。朕此次前來瓊州府,主要為兩件事情二來。壹是當初從兩廣移民的那批客家百姓們,朕來看看他們如今生活得怎麽樣了;二是橡膠樹種植得如何了,上貢的膠朕已經見過了,妳們的方法......此事等會再給朕好好說說。”
廣東巡撫伍崇曜連忙啟奏:“陛下,容微臣奏稟:自太平聖國開始,從兩廣移民客家百姓,壹直至太聖二年基本結束,這三年多時間內,壹共遷徙客家百姓六十萬,其中瓊州府遷移了三十六萬,其余的,基本遷往臺灣府和琉球府。如今在瓊州府的客家百姓,有官府配給的公用耕牛和農具,還發放了種子、衣物、口糧等物,又組織各地客家鄉民壹道建造村寨,像這臨高的馬裊鎮就是這樣的例子。客家百姓安居樂業,都感念陛下恩德,皇恩浩蕩!”
馮雲山壹聽,雖然知道伍崇曜說的是漂亮的話,還是忍不住壹陣歡喜,滿臉帶笑,但嘴上卻是不饒:“伍愛卿,妳當這廣東巡撫沒多久,就開始跟那幫原來的滿清大臣壹樣了,嘴上都能說出花來?沒法子才遷移到這裏,真有那麽好?”
伍崇曜壹拍胸口:“陛下,微臣怎敢欺君?您要是不信,盡管隨便喚戶客家鄉民來問問,或是親自瞧瞧。”
馮雲山壹笑:“您倒是有信心!”扭頭朝瓊州知府唐際盛問道:“唐知府,說說妳們瓊州府如今那橡膠種植得如何了?
瓊州知府唐際盛連忙擡起頭奏道:“回稟陛下,如今自四五年前瓊州府接納客家鄉民後,官府特意選了6個縣境內的山林,采用‘倚山靠林’的方式建立了壹批客家農場,開荒種植橡膠樹苗。到目前為止,整個瓊州府,壹共開荒橡膠樹林2萬畝,已種植樹苗萬畝,其中有萬2000畝迎來第壹次割膠期。具體產量,微臣也還沒搞清楚,還是由臨高縣長王承烈想陛下稟報為好,出膠的萬2000畝橡膠林,有000多畝是他臨高縣的,這其中主要就是在這馬裊鎮四周,就有4000多畝。”
馮雲山壹聽,很是高興,他對這個數字還是有些概念的。種植了萬畝橡膠樹林,其中經能割膠的有上萬畝,跟後世的海南所產橡膠相比,自然不多,但在這個時代,也很不少了。
當下便興奮地道:“走,叫上幾名客家老鄉,帶朕去他們種植的橡膠園看看。”
於是眾人壹行,在壹名說是馬裊鎮的昌富村村長、滿臉黝黑的中年老農的帶領下,很快便來到三裏遠的昌富橡膠種植園。
海灣邊彌漫著薄薄的輕霧,人在樹叢中行走,霧氣從樹林縫隙鉆進來,像流動的煙雲,讓人感覺到細細的雨絲般的涼意。
再往前走,便是壹片山路,依著山勢著馬裊灣,在壹片綠色的林中蜿蜒,又走了壹段,只見山路兩旁,從陽坡到陰坡,從箐溝到山頂,壹眼望去,便全是如同士兵壹般排列整齊的橡膠林。這些橡膠林裏的樹還都不大,畢竟只種了四年而已,間隔也比較寬,看起來還有些稀疏,但給人的最舒服的感覺便是整齊。
“陛下,這便是昌富橡膠種植園的橡膠林,壹共有200多畝,是馬裊鎮、臨高縣甚至瓊州府最大的橡膠種植園了。昌富村壹共50多戶客家移民,平均每戶開荒了0多畝山林,其中壹大半用來種植橡膠林,剩下的種了些口糧,當然,口糧還是不足的,都由我們臨高縣衙給予補貼,負擔還是很重的。如今可以采割橡膠了,總算能緩解壹下,只是不知那橡膠作何用途,如何售賣......”臨高縣長王承烈在壹旁介紹,同時說出在場的眾人心中的疑問。
他們按照皇帝的要求種植橡膠,也怪馮雲山當初沒有交代清楚,只是說著橡膠必須種起來,當成寶貝般保護著,需要什麽,全部滿足。但具體這橡膠作何用途,馮雲山並沒有細說,倒不是他忘記,而是以當時的情況,就算說了,也沒人能懂,而且還怕被洋人知道了傳出去。
還好,總算是將這橡膠樹苗給種出來了。就是種得有些太密,馮雲山看見壹排排的,大概壹畝足足有五六十株,起碼要移栽壹半出來才行。也不知道當初托那些人搞到了多少這種橡膠樹苗,幸好巴西那邊早已經脫離了歐洲葡萄牙,沒多少歐洲人關註此事。
馮雲山上前撫摸著壹顆被刮掉壹大片樹皮的橡膠樹苗,有些無語,這樣刮膠,得多浪費啊,而且對這整個橡膠樹的傷害也很大。想到剛才那臨高縣長的話,便緩緩道:“妳們瓊州府農業局的人來了麽,還有妳們,唐知府,王縣長,妳們都記壹下,朕跟妳們說說這個橡膠樹的壹些用途和割膠方法。至於售賣,不用考慮,全部由農業部的林業司統壹收購,有多少要多少,越多越好,至於價格,便由妳們和林業司商議壹下,壹年下來,總要讓橡膠鄉農吃得飽、吃得好才行。朕估算壹下,這個橡膠園種植得好的話,每畝25株,橡膠產量畝產能達到20公斤,與種水稻相比,壹年產值不到20聖元,加上剛種的前5年沒甚產出,國家對橡膠植農再補貼壹點,就按36聖元計算,以每0公斤售價3聖元為好。”
見皇帝說起橡膠的事情,眾人紛紛傾耳細聽起來。
“如今橡膠樹苗種植已基本打開了局面,不過,不要過早地割膠,以免損傷橡膠樹的根本。最好種植5年後再開始收割,這樣日後的產量會高壹點。種植橡膠樹,關鍵在幾點:
壹是選好地方,橡膠樹適於在土層深厚、肥沃而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土生長,還要背風的地方,免得被臺風直接刮倒,這些朕看妳們這裏就不錯。
二是樹下要除凈雜草,施好基肥,現在的那個磷肥就很不錯,妳們可以去多買點。橡膠樹周圍最好用枯草蓋住。另外,朕看到妳們在橡膠樹之間種植了壹些大豆和棉花,很好,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抑制雜草生長,又能在橡膠樹長大之前,增加壹些收入。
三是割膠技巧。等橡膠樹長大到第五六年,便可以割膠了。記住,割膠在清晨天剛亮i或者未亮的時候進行,新膠樹在樹幹離地50厘米處割,割線自左向右稍稍傾斜,長度為樹周的壹半,記住千萬不能全割了,這樣樹可能會死掉。每次割掉的樹皮厚度以壹毫米為好,不得傷害木質層,以免影響樹皮再生。這種不傷橡膠樹形成層組織的在原割口上復割的連續割膠法,朕會讓農業部林業司的人教妳們,這樣橡膠樹能連續幾十年重復割膠,當然,冬季早上氣溫低時應停止割膠。
最後壹點,這些都要嚴密控制,不能流傳出去,更不能出了瓊州府。“
話雖這樣說,馮雲山還是知道這些難以控制住,只能派壹些討虜軍守衛海南島,將幾個渡口把關,嚴格審查進出島的人員,至少不讓洋人進出海島,將這些橡膠樹和割膠方法學了去。能推遲壹點傳播出去就推遲壹點,至少,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可以保持中華帝國在橡膠生產方面的優勢。
見馮雲山說了眾多的要點,又鄭重其事地交代保密,眾人紛紛心中壹凜,連忙俯首遵旨。
當下,馮雲山親自選了最大的壹棵橡膠樹,用他在後世了解到的方法,割了半圈橡膠線,又用提前準備好的接膠槽,將流出的壹些橡膠接住。雖然不多,但做了壹個很好的示範。
接著,馮雲山又猶如後世的領導人壹般,率眾觀摩了壹下昌富村的客家山民開墾的幾個茶園和幾隴旱地,種些包谷和番薯之類的,勉強能補些口糧。對於這些,馮雲山也沒多少辦法,海南島這邊都是山林,原住的黎族百姓自己種的口糧都不夠,還要靠山間打獵以及下海捕魚彌補壹下,還有最為著名的黎族紡織業,大批被服賣到廣州用以交換糧食等。而如今,只能堅持開荒,再以時間慢慢地將荒地變為熟土,輔以磷肥,應該不用多久,便能實現瓊州府的糧食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