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
這個天國不太平 by 三江口水
2019-2-13 11:06
此次科舉,馮雲山取了區諤英等前三名為壹甲,封為聖國狀元、榜眼、探花,其余緊跟著的47名為二甲,封為進士;再往後50名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相當於壹共取了壹百名進士。其余的進入第二場殿試的200人,稱為聖國舉人;而第壹場筆試上榜的其余900人,統壹稱為聖國的秀才。
這樣,這次科舉,就相當於為聖國選取了1200名讀書識字的人才。正當馮雲山讓內務部安排各位科舉考生去統壹培訓,準備定位各級官吏時,忽然有壹大半人說是不願為吏。
這倒是將馮雲山給楞住了,他忽然想到,自己還是後世的眼光,以為這個吏是後世的公務猿,人人爭搶著要去當。可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吏並沒什麽地位,讀書人都不大看得起,很多家境頗豐的讀書人,根本不屑於去當什麽小吏。除了有品級的官,這些官紳子弟,是看不上這個小小的小吏書使之流的。
這可將馮雲山給難住了。他開科取士,本就是為了招些可用的官吏。
但官員又不能輕易給他們,馮雲山還有那麽多跟他打江山的老兄弟呢,這些人也忠心可靠些。所以主要還是為了書吏之類的,壹來這個書吏人數需求眾多,二來畢竟做事的主要還是靠他們。
可偏偏他們又看不上書吏,無奈,馮雲山只得將書吏改個名稱聖官:分為村股級聖官,鄉科級聖官,縣處級聖官,府廳級聖官和省部級聖官。當然,剛開始,哪怕是狀元區諤英,也準備只是授予縣處級聖官,而其他的,大多為鄉科級聖官。
沒想到,正在許多科舉考生準備啟程回鄉,來年再次參加科考甚至準備到滿清治理之地進行科考之時,壹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來:江寧城被太平軍占領了!
聚集在壹起的學子們,消息是傳的很快的。當信使從北方將太平軍攻陷江寧的消息傳遞到馮雲山手中後,小半天後,學子們都知道了這個驚人的消息,瞬間,眾人不管心中苦澀也好、幸災樂禍也好,打算和想法壹下不同了。
恰好內務部又宣布,上榜的科考士子們,將會被委任聖國的聖官。結果,感覺滿清大廈將傾的科考士子們,大部分人都紛紛表示願意願意嘗試充任聖官,接受內務部的統壹培訓。只有馬聞才等百余名士子不屑於充任鄉科級聖官,表示要來年再考。內務部也由得他們,只是登記了壹筆。
而這時,接到江寧也就是南京城被太平軍占領的馮雲山,已經顧不上這些士子們,他迅速召集討虜軍總參謀部和廣州城內的聖國官員,傳達消息,商議對策。
經過壹陣合議,馮雲山決定趁著滿清全部註意力被太平軍吸引,抽調兵力圍困南京的機會,擴大自己地盤,命令討虜軍從兩廣向四周出擊。在清妖緩過勁來之前,多搶占有利位置。
原來的廣州府東面作戰計劃,進行調整,羅大綱率領甲五師、梁培友率領乙五師,帶領船隊運上林鳳祥的甲壹師和已在虎門炮臺處等候的甲三師,繞過港島沿海岸進攻惠州潮州府。
不但如此,還要攻占福鍵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特別是搶占廈門壹地。並且,占領了泉州府等地後,迅速搶占臺灣島。
原來攻占的高、雷、瓊三州府,則由留下的陳天仕帶領甲八師駐守,等待聖王派去的乙壹旅和乙二旅前去接防。
而起,馮雲山還下令抽調廣州府部分兵力,會同韶州府駐兵,進攻茳西贛州府,準備從陸路將茳西的贛州府、寧都直隸州和福鍵的汀州府、龍巖直隸州全部占領,打通路上戰略縱地,與漳州府、泉州府連成壹片。
而北面,馮雲山命令已經攻占了長寧縣的梁立泰,率領整編為甲四師的討虜軍將士,駐守在永州府城的蘇三娘,率領整編為甲七師的將士,壹同攻占糊南的衡州府和寶慶府。
………
江蘇常州府無錫城郊北鄉,徐家宅院內。
壹名端莊的年輕女子,佇立在閨房的梳妝臺前,顧影自憐。身穿粉紅色的繡花羅衫,下著珍珠白湖縐裙,那鵝蛋臉上白嫩如玉,頰間微微泛起壹對梨渦,壹絲胭脂也未抹,兩腮卻白中透紅,溫潤得象剛開放的壹朵瓊花。
壹名三十多歲的婦人,走進閨房來,看著鏡子裏面嬌羞可人的女子,暗自嘆息壹聲。
年輕女子轉過頭來,看見婦人,行禮道:“姑母,善祥在無錫逗留已有幾月,這年也過完,姑父不久便要從那上嗨回鄉,善祥準備明日便返回江寧。”
婦人溫言勸道:“傻姑娘,自家姑姑,用得著見外?妳姑父回不回還不壹定呢。妳那夫家又如此惡劣,竟然要拿自己兒媳賣銀子,而妳那整天遊手好閑的哥哥也絲毫不念兄妹之情,幫著夫家四處尋妳。唉,還是多住些日子,等事情平息下來,再回江寧吧。”
年輕女子被婦人壹說,自覺身世淒迷,不由眼眶中淚珠漣漣。
婦人心中跟著壹酸,忍不住道:“傻姑娘,我傅家人丁稀薄,唯壹的男丁便是妳哥,偏偏又不務正業。妳壹個女兒家,無依無靠的,不如就在這無錫,跟隨姑姑壹道生活算了,也有個照應!”
年輕女子心中壹動,不過,還是搖搖頭道:“姑母,善祥怎麽說也已經許配給了李家,只要李家不將善祥賣掉,便還是李家之人,早晚還是要回李家的。”
婦人正欲再勸說,門外壹名下人慌慌張張地沖了進來,喊道:“不好了,夫人!聽街坊上的人在傳,說是江寧府的江寧城被廣西來的長毛賊攻陷了!”
“啊?長毛賊。那可怎麽辦啊,這長毛賊會不會打到無錫來啊?”婦人壹驚,繼而接著道:“善祥,如今江寧城已經被長毛賊攻破,妳是更加不能回去的了。便隨姑姑壹道,在這無錫吧。”
年輕女子想了想,也是無奈,只得點點頭。不過,她心中卻是在想,不知這長毛賊到底是好是壞,竟然能占領江寧城,這天下只怕要大變了!
婦人出了閨房,想讓下人再去城裏打聽下長毛的消息。
這時,院門外響起了敲門聲。讓下人開了條縫隙,壹問,卻是老爺派的兩個小廝,捎信回來了,婦人連忙讓兩人進來。
“夫人,徐壽徐老爺派我們前來捎信,順便帶夫人壹家前去廣州和徐老爺會和。”來人禮貌地向婦人說明來意,“具體情形見徐老爺的親筆信。”
說完,來人從懷中摸出壹份信,交給婦人。
原來這婦人卻是投靠馮雲山、身在廣州的徐壽的夫人徐傅氏。
徐傅氏出身的江寧傅氏,原本是大戶人家,十余年前才家道中落。因此,她雖為婦人,卻識字,接過信壹看,果真是自己丈夫徐壽的壹封來信。
信中,徐壽說了他和同鄉華蘅芳兩人在上嗨結識李善蘭,並壹道至廣州的事情,讓婦人趕緊收拾家當,跟著來人壹道趕至廣州和他團聚。
事關重大,徐傅氏仔細確認信中筆跡,確實是自己丈夫徐壽的親筆信,而且,信中說到的李善蘭,前幾個月的來信中也提起過。
但為防萬壹,徐傅氏還是派人向離家不遠的同鄉,位於蕩口的華家,卻得知華家也收到華蘅芳的來信和信物,但華家乃是蕩口的大戶人家,華蘅芳只是說與同鄉在廣州,並沒讓壹家老少遷往廣州府。
不過,徐傅氏也放心下來。自古妻從夫,既然丈夫徐壽要全家搬遷到廣州,徐傅氏自是無異議。
而且,徐家也是家道中落,人丁單薄,徐壽早年便父母先後去世,無兄弟姐妹,此時要搬遷,也是異常的簡單。並且,徐傅氏準備先不變賣家中的水田和宅院,仍舊讓下人照應,自己帶兩個兒子先去廣州,看看情況再說。
侄女傅善祥卻是不願去廣州,表示願意留在無錫,順便幫著照看徐家。
但徐傅氏卻不放心,勸說傅善祥跟她壹道同去,還可以順路幫忙照顧兩個表弟。
傅善祥問送信來的兩名小廝,卻得知姑父在廣州,是受太平聖王之命,研習西洋書籍,制造西洋大船等事務,不由心生向往,猶豫壹日之後,禁不住徐傅氏的勸說和兩個表弟的糾纏,也決定跟隨姑母壹家,前往廣州開開眼界。
與此同時,浙茳杭州府嗨寧縣城裏,兩名馮雲山派來的細作,找到李善蘭家。李家乃是嗨寧城郊有名的地方豪族,自然不可能搬遷至廣州。
但李善蘭已與兄弟分房,獨自和妻子許氏,在縣城內安了家。李善蘭去了上嗨後,只留下許氏壹人,孤苦度日,幸好李善蘭父親李祖烈時常派人接濟,許氏才維持生計。
兩人沒廢多少周折,便找到許氏,壹番勸說。許氏正好覺得獨自壹人甚是艱辛,見了李善蘭信物之後,便欣然願意去廣州,但考慮到自己婦道人家,又叫上壹名娘家的侄子陪同,跟隨兩人趕到上嗨。
而後,去無錫的兩名細作也將徐傅氏壹家接至上嗨,眾人合在壹處,壹起從上嗨搭設洋人的商船,取道港島趕回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