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噩耗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洪承疇氣喘籲籲登上城頭,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壹幕。
鰲拜壹屁股坐在地上,臉上的表情滿是呆滯。
布木布泰摔在了鰲拜身上,另壹邊的蘇麻喇姑也被帶倒。
場面壹度極其混亂!
壹旁的侍女太監們在楞神了片刻之後,終於反應了過來。
爭相上前將布木布泰扶起!
布木布泰這才稍稍緩了過來。
只是,她雞爪子壹樣微微顫抖的手掌,卻是表明她現在的心情並不平靜。
不過,這才是正常的!
耿精忠反了,大半個福建瞬間易幟,忠誠於大清的地方大員要麽被殺,要麽逃離自己的轄地。
不到壹個月的時間,耿精忠除去在南邊保持了壹定的克制,專門空出壹定的和廣東的明廷接壤的區域沒去碰之外。
整個福建全部落入了耿精忠的手中!
並且,更加重要的是,耿精忠並沒有在拿下福建之後收手。
而是選擇兵分三路,向江南推進。
壹路進攻溫州,壹路進攻金華,壹路進攻衢州!
由於清廷在江南的主力被朱宏煜給吃掉了,耿精忠的江南攻略進行的相當的迅速。
幾乎無人能擋!
所過之處,州縣歸降,地方的士紳大戶開門迎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大量的清軍綠營兵不戰而降!
原因壹共有兩方面。
壹是因為江南的綠營兵,普遍不敢和“八旗天兵”對陣。
穿著八旗棉甲的靖南軍只要壹出現在戰場上,騎射來壹輪,騎兵步兵配合著壹沖,對面的綠營兵便是大片大片的投降。
二則是因為江南綠營中的精銳,要麽被朱宏煜團滅在舟山島和棲霞山。
要麽就是搖身壹變,變成了歸義軍的壹員。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些歪瓜裂棗!
這些歪瓜裂棗,對上耿精忠麾下這只久經戰陣,武備齊全的靖南軍,會是個什麽結果,只能說是可想而知。
看著急報上那壹連串丟城失地的報告,布木布泰心中壹片冰涼。
洪承疇也看到了八百裏加急的急報,臉上的表情不斷的變換。
朱宏煜起於海外,坐擁廣東,隨時威脅湖南,江西,廣西三省。
壹但朱宏煜對著三省動兵,就憑明軍之精銳擅戰,三省幾乎不會有支應之力。
且,耿精忠起與福建,兵進江南,甚至隨時有可能和朱宏煜夾擊江西。
還有就是,吳三桂居於雲南,其影響力深入雲貴川三省地方,立場搖擺。
兩廣,閩浙,再加上湖南江西,再加上搖擺中立的西南三省。
大清的長江以南,好像已經全沒了……
……
洪承疇本來已經打算,在正陽門大閱結束後,就帶兵南下的。
但忽如其來的八百裏加急,卻是打斷了洪承疇的計劃。
其實不光是打斷了洪承疇的計劃,整個清廷都被這壹波忽如其來的打擊,給打亂了節奏。
原定的平叛計劃被徹底大亂了!
因為耿精忠的起兵,此消彼長之下,清軍在整個南方的兵力,瞬間就變得稀缺了起來,以至於處處都是漏洞。
洪承疇若是就這樣莽莽撞撞的帶兵南下,清廷估計要再吃壹個大敗仗!
而這,清廷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他們需要重新再商議平叛計劃才行!
清廷的大員們再次齊聚南書房,布木布泰抱著年幼的康熙端坐在主位上。
底下壹眾奴才和臣子,紛紛跪下行禮。
“奴才臣等,叩見皇上,叩見太皇太後!”
“皇上萬福金安,太皇太後洪福齊天!”
“……”
年幼的康熙瞪大眼睛,眼珠子骨碌碌的轉動,看著自己面前跪著的那麽多人。
學著自己父親曾經的模樣,聲音清脆,似模似樣的開口說道。
“朕安,眾卿家平身!”
布木布泰也是微微頷首。
鰲拜,洪承疇等人從地上爬了起來,不大的南書房站滿了人,氣氛極其的壓抑沈凝。
布木布泰開口說道。
“如今南國天變,耿逆不顧我大清恩義,無恥背叛!”
“如何討賊滅逆,便是我大清的當務之急,還請諸位卿家暢所欲言!”
布木布泰的臉色隱隱還有些發白,缺乏血色。
很顯然,耿精忠叛逆的消息給了她極大的打擊。
鰲拜站出來說道。
“請皇上和太皇太後下令,征召北方各省綠營,調集京師以及關外八旗精銳南下。”
“討滅逆賊,澄清寰宇!”
鰲拜的思路很簡單,添油戰術行不通,若要南下平逆滅賊,最好是匯聚兵力,壹波推。
千萬別屢次增兵,打成添油戰術。
洪承疇也是開口說道。
“回稟太皇太後,如今南國紛亂,天下震動,朝廷需要壹位有足夠威望的國族大將可以率兵南下,負責南國戰鬥。”
“臣請辭五省經略總督之職!”
要平定南方的逆賊,清廷只能匯聚主力南下。
而統帶朝廷主力兵馬的重任,清廷不可能用漢人。
這種事情只有滿人能夠去做!
所以,洪承疇十分識相的,自己請辭五省總督之位。
布木布泰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洪承疇能識相的自己請辭,倒是省得她再費心思。
鰲拜站出來說道。
“太皇太後,讓奴才去吧!”
作為曾經的滿洲第壹巴圖魯,如今雖然老了,可其雄心依舊。
任然向往著戰場,懷念著曾經在戰場上經歷過的浴血廝殺。
只是,布木布泰卻是依舊拒絕了。
“讓圖海或者嶽樂領兵吧!”
“鰲拜妳還是坐鎮京城的好。”
“……”
還是那句話,鰲拜是顧命四大臣之壹,更是先帝順治留給康熙和布木布泰的保鏢。
布木布泰無論如何也是不會讓鰲拜出京的!
她寧願把鰲拜攥在手裏,看著南方戰局敗壞,事有不協之際,讓鰲拜護送自己和康熙出京東狩,返回遼東。
也絕不願意把鰲拜給放出去領兵!
再說,清廷現在也並不是非鰲拜不可。
圖海,嶽樂,費揚古,李國英,趙良棟……
有能力領兵平叛的大將多著呢!
這些人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沈吟壹陣,布木布泰開口詢問道。
“諸位卿家認為,圖海和嶽樂誰領兵南下更合適?”
遏必隆站出來說道。
“回稟太後,奴才以為圖海更合適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