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更俗

歷史軍事

某國X市,著名的華人聚居區,城市居民99%都是華人。
天寧寺外的柏油路在路燈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十五章 黃河決堤

梟臣 by 更俗

2023-4-22 11:44

  林縛下令將叛降武官都拖出去用刑。
  “啊?!”陽信知縣張晉賢見嚇了壹跳,忙勸阻道:“未判而殺降將,對大人英名有損啊!留待兵部、刑部、都察院派員處置,他們的狗命也是保不住的,何需急於壹時?”
他倒不是替這些叛降武官求情,而是林縛擅殺降俘,給都察院的官員知道,必給彈劾問罪,對林縛的前程有極大的不利。張晉賢勸說林縛收回成命,將四十余降將押回大牢,留給朝廷院部處置。
  林縛瞇起眼睛,輕嘆了壹口氣,說道:“陸都尉還停棺城裏,我不能讓他死不瞑目。邵武將卒以及濟南、臨清等地千千萬萬的亡魂屍骨都還未寒啊!”林縛打消張晉賢勸阻他的念頭,“擡棺進城那壹日,我就立誓,有生之年與叛將勢不兩立,不共戴天。我今日不動手,說不定給他們神通廣大逃了性命……”
  耿泉山、陳定邦等邵武將校,壹起跪下來給林縛叩頭,說道:“謝大人成全,都尉以及屈死的數千邵武亡魂也無憾了!趙金龍、周知眾今日逃脫性命,他日也必遭惡報!”
  “妳們都起來吧,這是我應該做的,妳們替我從邵武軍招募五十名劊子手行刑。”林縛將耿泉山、陳定邦諸將從地上攙起來。
  又與張晉賢解釋道:“至於兵部、都察院以後要來追究此事,我壹並承擔下來便是。陽信剛解圍,戰事還在繼續,我部休整後還要開拔追擊虜兵,降兵躁狂不安,在城中監牢裏心態不穩,欲圖生亂,為保陽信不失,我從權處置將首罪者處斬,以安民心,也沒有什麽不妥當的。”
  林縛這時候又問元鑒海,“鎮國將軍覺得是將他們放回大牢裏,還是將他們幹凈利索殺了妥當?”
  “殺了妥當!”元鑒海對臨陣脫逃浙兵之恨不在耿泉山、陳定邦等人之下。
  濟南失陷,魯王府數百口人都沒有逃出來,也包括元鑒海的妻妾。雖然對妻妾感情淡薄,但害自己如此狼狽、淒涼,這些都是拜浙兵所賜,元鑒海自然不想讓他們活下來,他恨不得將所有叛兵以及給俘獲的民夫都拉出來處以斬刑,好懲戒後人不敢再叛。
  再說戰事還沒有結束,林縛率部離開,元鑒海還要在陽信暫住壹段時間,他還真怕這些降兵在中生亂,陽信的兵力怕是難以彈壓,這時將隱患去掉,自然是再好不過。
  “既然如此,虜兵之威脅還未消弭,唯恐降兵在城中生亂,陽信縣請林大人殺降將,以儆效尤,以安民心!”張晉賢毅然地拱手說道,要將擅殺降將的責任壹起擔下來。
  “帶去北城,請全城百姓觀刑!食百姓之食,衣百姓之衣,棄土而叛降者,下場便是如此!”林縛大手壹揮,就此決定了聖天喜這些給嚇得屁滾尿流、哭天喊地的降將的命運。
  諸甲卒也不管腥臭,如狼似虎的將這些叛降武官都押往北城。那裏的泥地已經被血水浸透,也不在乎多噴四十多人的血。
  為戰事方便,為了收集守城用的磚石梁木,陽信縣衙背面的屋宅幾乎給拆了壹空,形成好大壹片空地。不過林縛拿後世的眼光來看,空地也就比後世的標準操場稍大壹起,畢竟陽信城還是太小了。
  陽信戰時共收容各地避兵禍的難民近三萬,戰時餓得眼冒金星,連續兩頓加餐,又有肉食,恢復了些氣力。關鍵是虜兵解圍而去,再沒有城破被屠的恐懼,滿城百姓都心情亢奮,滿心歡喜地擁擠到北城觀刑。
  林縛等人在縣衙裏簡單用過餐,趕著正午時分到北城督刑。
  上北城樓,林縛還是請元鑒海與小郡主元嫣先行,畢竟元鑒海、元嫣代表宗室,代表魯王府,他與陽信知縣張晉賢、縣尉程唯遠跟著元鑒海之後。他們登上城頭之時,滿城百姓都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甚至已經有人高呼“魯王千歲”。元嫣在初春的陽光下,容顏稚嫩,麗色清容,站在北城樓上宛如仙人,滿城百姓更是伸長的脖子歡呼,當然也有歡呼聲獻給“林都監”,“張知縣”。
  元鑒海感覺自然良好,仿佛這城便是他守下來似的,站在城樓上俯視滿城百姓,俯視他元氏治下的萬民。
  林縛不動聲色地跟在元鑒海的身後,陽信城終於是守下來了,東虜也不可能會硬著頭皮東進,魯王府壹系男性宗室,也就元鑒海壹人存活,特別是元鑒海抵抗有功的情況,朝廷不論是賞功,還是告慰,都不大會剝奪魯王府的王爵或者降等,元鑒海繼承魯王爵位怕是有八成把握。
  元鑒海、張晉賢分別代表宗室、地方官府說過壹些告慰百姓的話,說了壹些賑濟上的措施,自然將江東左軍將繳獲物資悉數交給地方賑濟民眾的行為大肆贊揚了壹番。林縛將獎賞民勇軍功的事情略提了壹下,就代表軍方宣告叛降武官死刑,讓小郡主元嫣到城樓裏暫避,避免看到用刑時的血腥場景。
  ※※※※※※※※※※※※※※※※
  陽信在戰前就組織起兩千余守軍,雖說傷亡過半,但還有千余人仍保持壹定的戰力,經過此戰,也有了很高的提升,守城以及維持城中治安,看管降兵都沒有什麽問題。
午後,林縛見城中秩序恢復得差不多,便將他的指揮棚從北城樓撤了,正式宣告了陽信守城戰的結束。林縛本人也搬到朱龍坡的駐營暫住,不再幹涉陽信地方事務。畢竟陽信的地方體系還是完備的,知縣張晉賢、縣尉程唯遠也表現出比同僚要出色的幹才來。
  江東左軍、晉中軍、邵武軍也都移駐到朱龍坡,除去傷病外,集結在朱龍坡營寨的江東左軍近兩千人,晉中軍兩百人,邵武軍四百余人。
  午後諸軍繼續休整,林縛將江東左軍所屬的哨將、都卒長、旗頭等差不多兩百名武官都召集起來開總結大會。不管好的經驗,差的經驗,戰後都要及時的總結,還邀請周同、耿泉山、陳定邦等將過來觀摩。
  虜兵退去已經成定勢,接下來除了在後路尾隨騷擾外,也沒有什麽大戰好打。江東左軍還是壹支非常年輕的軍隊,林縛要考慮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尾隨追擊虜兵外,還要想著江東左軍接下來會面臨的種種問題。比起戰場廝殺來,朝廷內外的冷箭暗槍會更加的兇險,但不管朝廷內外的風浪多麽的兇惡,將江東左軍鑄造成精銳強兵並掌握在手裏,就仿佛在狂濤駭浪裏有壹塊堅定的礁石可以憑借。
  到黃昏時,戰場清理才基本結束,陽信守城戰共獲虜兵首級共計九百七十七顆,叛兵只割武官首級,共獲首級八十六顆,擊斃叛兵明確可計算的三千余人,捉俘降兵壹千三百余人,捉俘助虜民夫六千七百余人,還源源不斷的有民夫返回自首。繳獲粟米、谷物等糧食兩萬余石,草料九萬圍,木材、大車若幹。糧草給燒毀近半,不然繳獲更豐。繳獲馬匹遠不及津海大捷,才五百余匹。兵甲的繳獲則要遠遠好過津海大捷。
  莫紀本、趙金龍部都是整編制改降,東虜也不好意思將優良兵甲從兩部將卒身上扒下來再趕他們到陽信來攻城送死,此戰,守軍擊斃、捉俘叛兵差不多有五千人,特別是叛兵的屍體都給棄在陽信城周邊,沒有人理會,他們身上的兵甲甚至衣衫,都成為繳獲的戰利品。潰敗時,叛兵為了逃命,更是將礙手礙腳的兵甲隨手丟掉。
  槍矛刀盾共計六千余件,皮甲、合甲、組甲計有三千余件,弓弩壹千余件。
  除了這些外,還搜集金銀財貨折銀九萬余兩。
  ※※※※※※※※※※※※※※※※
  入夜色,陽信知縣張晉賢、縣尉程唯遠拿著繳獲清單到朱龍伏駐營來見林縛。
  林縛在油燈下看著這份繳獲清單,拿筆將捉俘民夫壹項從戰功裏直接劃掉,跟張晉賢、程唯遠說道:“天氣即將回暖,虜兵退去在際,但是就不意味著虜兵下回不會再來,燕山北的防線實在令人堪憂,地方不能不備武力。當然了,這也是地方上的事務,我不便多插嘴。槍矛刀盾及鎧甲,我給陽信各留壹千件,地方上戰後重建急需騾馬,這五百匹馬也都留給陽信。”
  “老夫代陽信百姓多謝林大人大仁大義……”張晉賢說道:“林大人壹切是在替地方考慮啊,令老夫心裏敬佩。”
  “客氣話不多說了。”林縛說道:“如今聚集在陽信的捉擄民夫及避禍難民有三萬余人,青壯近半。戰事沒有徹底的結束,這些人壹時間都還不能遣散。不能讓他們餓死,地方上也不需要白白的養活他們,可以工代賑,可以役使修葺城池,修整道路。這次繳獲金銀九萬余兩及糧草若幹,除了賑濟、賞功所需之外,應該還能讓陽信城墻都包上磚石再加高壹丈,並在四門外修築出四座甕城來……來年虜兵若再入寇,陽信防守就能容易壹些。只要軍民壹心,東虜入寇以掠獲為目的,輕易不會強攻堅城的。”
  沒有這些財貨、物資,他們想要加固、加高城墻,修築甕城,整飭兵備絕不可能,陽信壹年田賦丁稅都不足萬兩銀。張晉賢、程唯遠也不知道還能再說什麽感激的話,只是邊聽邊點頭。
  這時候,總哨官吳齊推門進來,看見林縛在屋裏跟張晉賢、程唯遠說話,匆忙說道:“黃河決堤了,前哨進入濟河縣西南角就發現潰堤的大水漫來。虜兵退到濟河後沒有停留,而是與駐守濟河的虜兵兵合壹路往德州方向退去。雖然沒有進壹步的情報,但初步能判斷虜兵南線主力已經退出濟南,決黃河以堵南面追兵。現在還不清楚潰堤口在哪裏,我派斥侯繞到南岸去偵察……”
  “這些畜生!”
  雖然林縛早就預料到虜兵會決黃河,但是事情真的發生,還是氣得發抖,恨不得將手中筆掰斷。


卷五 燕雲劫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