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

天下霸唱

靈異推理

盜墓不是遊覽觀光,不是吟詩作對,不是描畫繡花,不能那樣文雅,那樣閑庭信步,含情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五章 嚇魂橋

鬼吹燈 by 天下霸唱

2019-3-24 19:59

  Shirley 楊和麽妹兒也連連搖頭,沒辦法相信會有壹座看不見的橋梁。Shirley 楊說:“在能量高度集中的區域,人類的物理常識都會失去作用,只要條件允許,甚至就連時間和空間都會扭曲變形,但山谷交匯處形成的特殊氣流,還不至於有如此之高的能量場。”
  我苦笑著說:“孫九爺不愧是老同誌,貫徹領導的批示很徹底,Shirley 楊呢,也不愧是美國海軍學院的高材生,妳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我這輩子雖然見過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說實話我也不相信有看不見的隱形橋梁,但我相信咱們面前的深淵就是壹座橋,嚇魂橋。”
  孫教授立刻批駁道:“簡直是亂彈琴。妳難到想讓大夥踩著風眼走過去?山間的亂流雖然能吸住石子,但它最後被卷到哪去了?妳有沒有算過,咱們這些人的自重,加上所負裝備,總共要有多沈?別說壹步登天了,邁出半步就會墜入深澗。我們要嚴謹、要務實!”
  我搖了搖頭,我可沒說要踩著空氣過去,既然觀山指迷賦中提到“嚇魂臺前,陰河橫空;仙橋無影,肉眼難尋;落巖舍身,壹步登天”之語,按先前的經驗來看,必然有其對應之處,而且龍門前的這條“T”字型峽谷,是華山路壹條,所以我相信前邊應該會有座所謂的無影仙橋,只不過咱們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才行。
  Shirley 楊說:“話是不錯,但就算發現了無影仙橋,咱們能不能過去也不好說。妳們有沒有想過,在隧道入口的無名死者身懷道藏,可能是位前朝求真之人,他如果找不到路進入地仙村古墓,原路回去也就是了,可看他死亡的方式,好象是已經找到了無影仙橋,卻沒膽子通過,又不甘心離去,最終在隧道裏徘徊而死。”
  我聽了Shirley 楊所言,立刻想起以前在前線,許多戰友都是被“詭雷”炸死炸傷,那情形極是慘烈,有許多戰士不怕沖鋒陷陣,卻唯獨怕那些五花八門、明鋪暗設的“詭雷”。
  正所謂“兵不厭詐”,隧道中的無名死者,死得莫名其妙,身上除了幾卷道藏,就沒任何多余的東西可以讓人窺其身份。歷代布置周詳的古墓中,多有疑陣防盜,說不定那死屍和“觀山指迷賦”都是“餌”,是觀山太保將盜墓者引上絕徑的“詭雷”。
  這些念頭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常年遊走在生死邊緣的直覺告訴我:“這些跡象太不正常了,千萬不能大意!”
  我想到此處,就對孫教授和Shirley 楊說:“無影仙橋也許不難找,但我估計即便找到了,也必然要冒天大的風險才能過去。現在的問題是,這風險能不能冒?萬壹是有去無回的陷阱呢?咱們怎麽判斷隧道中的觀山指迷賦是真是假?”
  孫九爺胸有成竹地說:“此事極易,只要妳能想辦法讓無影仙橋出現,以我參與考古工作多年的豐富經驗,自然可以考證出它是真是假。假橋可逃不過我的火眼金睛,不過看後半段觀山指迷賦,內容多與我調查的結果吻合,所以我相信,只要真有無影仙橋存在,碑上的石刻就有八成是真。”
  我微壹沈吟,覺得是這麽個理兒,說別的沒用,眼下應該先想辦法把“無影仙橋”找到,我和Shirley 楊商議了幾句,但誰也想不出怎麽樣的橋是肉眼看不到的,Shirley 楊推測說或許是另有隱意亦未可知。
  我心想:“落巖舍身,壹步登天。‘落巖舍身’是什麽意思?莫非是指抱著石頭往半空裏跳下去?”靈機壹動:“不對,落巖在前,舍身在後,如果是指不要命地抱著巖石往下條,應該是舍身落巖,落巖舍身也許是說首先推落巖石,然後才能做出舍身之舉。”
  我用眼壹掃,見隧道裏有許多大小不壹的碎巖,如此站著胡思亂想,哪裏能得要領?管他如何落巖,先撿塊大石頭推下去探探,於是招呼胖子幫忙,二人來到壹塊幾百斤的山巖邊上,先推了兩下,巨石微微搖晃,料來可以推動。
  其余的人也要過來幫忙,胖子壹擺手:“各位,都甭過來,就在邊兒上侯著吧,趕緊給胖爺騰塊地方出來,別壓壞了妳們的腳巴丫。”說罷先把皮帶松了兩扣,他是擔心壹使勁把皮帶給繃斷了。
  胖子有心逞能,把我也推在壹旁,我擔心他用力過猛,跟著巖石壹塊被亂流卷走,那可就真成了“落巖舍身”了,就拿“飛虎爪”將他肩上的承重帶掛住,和其余三人在後扯著加以保護。
  胖子挽起袖子,往手心裏吐了兩口唾沫,拉開弓箭步,以肩頂住巨巖,深吸了壹口氣息,運在丹田,晃動壹身腱子肉,霹靂也似喝了聲:“開呀!”
  就見那塊大巖石轟然前倒,由於自重極大,又接近隧道出口,並未被“龍門”前的亂流吸住,撞擊著峭壁翻滾落下滿是迷霧的深澗。
  由於山澗兩側距離極近,巖石翻翻滾滾地往下墜落,在峭壁間來回碰撞,發出轟隆隆的沈悶回響,我們在隧道洞口裏聽起來,只覺峽谷深不可測,好半天也沒聽見巨石落地之聲。
  眾人見胖子推落了山巖,可“嚇魂臺”前並無隱形橋梁,也沒任何異常跡象出現,不禁有些沮喪,正要壹計不成再施壹計,卻忽然在耳底感覺到壹陣陣嘈雜的動靜。
  此時山巖仍未落地,山壁上除了轟然不絕的回響之外,仿佛還有千百鍋熱水同時沸騰起來,隨即沸水之聲又轉為爆炒鹽豆似的噪動,密密麻麻攪得人耳骨隱隱生疼,我心道不好:“落巖落出麻煩了,如何是好?”
  孫教授和幺妹兒,也都被那嘈雜密集的紛亂響動驚得惶恐不安,忍不住向後退了兩步。Shirley 楊把金剛傘擋在他們面前道:“別慌,恐怕是無影仙橋出來了。”
  耳中繁雜密集的聲音驟然而緊,這感覺就好象是站在鬼門關前,面對無數從冥府中掙逃出來的惡鬼壹般,驚得人心旌神搖,手足無措。我收回“飛虎爪”,交還在Shirley 楊手中,隨後暗地裏握緊了工兵鏟,心中極是不安:“難不成嚇魂臺前的仙橋是陰兵搭建?地仙村古墓的布置,果然是神仙也猜它不到……”
  胖子也是臉上變色,拉開架式,舉著連珠快弩對準半空,管它是什麽上來,先射它幾十枚透甲錐再說。
  正當眾人惶惑畏懼之際,驀地裏壹股黑煙自谷底沖在當空,我大吃壹驚之余更是出乎意料,叫道:“這是什麽?”仔細壹看,覺得連眼都快看花了,竟然是無數巴掌大小的金絲雨燕,受驚後從山崖底下飛出,當即就被峽谷間的亂流裹住,成群成群的混雜做壹團,數量多得令人眼花繚亂,怕是不下十萬之眾。
  金絲雨燕善於在絕壁危崖之間營巢,而且它們屬於集群生物,多的時候壹個金絲燕子洞內,可以有數十萬只金絲雨燕。其輩用唾液凝結成的金絲燕窩極為珍貴,由於金絲燕子洞大多位於地形絕險之處,所以采金絲燕窩的人都要會攀巖登高,付出的風險和回報收益都很大。
  原來在“嚇魂臺”底部的峭壁上,藏有許多金絲雨燕築巢的洞窟,胖子推下去的巖石驚得大群金絲雨燕傾巢而出,雨燕在民間有個俗稱,喚作“風裏鉆”,最是善於隨風飛舞,甚至有傳說說它們能夠在風中睡覺,而且速度驚人,飛掠之際快似閃電,此刻,烏泱泱的數萬只飛燕沖天而起,到得峽口,頓時都被“陰河”的無形氣流卷住。
  金絲雨燕性喜集群,被渦流卷得紮作了壹團,壹時吸在風眼裏掙脫不得,燕子群中密集得幾乎連間隙都沒有了,峽底飛上來的更多雨燕群,還再源源不斷加入燕陣。
  原本從三面深峽高空匯聚過的氣流,當即都被大群金絲雨燕阻塞,無形的橫空“陰河”被頃刻間就被填滿了,而數萬只燕子也讓從幾個方向湧來的亂流所擋,將“T”字型,形成了壹條匪夷所思的“燕子橋”。
  我倒吸了壹口冷氣:“原來無影仙橋……是由大群金絲雨燕搭成的!”眼見面前那翻飛糾纏數萬只金絲燕子,仿佛停留凝固在了風中,粹然所睹,簡直難以相信目中所見的奇景。
  但我知道,這壹奇景僅僅能維持短短的壹瞬間,隨著峭壁洞窟中湧出的金絲雨燕越聚越多,燕子們很快就能沖破亂流,各自隨風飛散,那“無影仙橋”也就會再次變得無影無蹤。
  再想等到所有的金絲雨燕回巢,能夠重新組成橋梁,其間還不知要有多少時間,要想舍身求仙,此時就要把生死拋在腦後,豁出性命踏上這座“燕子橋”,踩著飛燕直闖烏羊王古墓地宮前的“龍門”。
  我不知擠成壹團的金絲雨燕能否勁得住人,而且要過此橋,實如淩波飛渡,壹腳踏空就會落下萬丈深淵。橋對面的龍門之內,是吉兇難料,壹旦過了“神仙橋”,壹時半會兒之內肯定撤不回來,地仙留下的“觀山指迷賦”究竟可信不可信?
  哲學家說“性格決定命運”,因為性格左右著人生道路上的種種選擇,也可以理解成“人生就是由無數選擇組成的。”我遇事壹向豁得出去,但要想讓我豁得出去,至少也得讓我覺得有三成以上的把握,而現在我連半成的信心都沒有,不是不敢過橋,而是擔心過了橋之後會不會落入陷阱。
  這些念頭在腦中閃了兩閃,可眼下這情形也由不得人多想,我向身邊的眾人掃了壹眼,想看看他們做何設想,是否需要不動如山,靜觀其變,哪怕等上壹天半日,有了十足的把握再去不遲。
  壹旁的胖子正看得肝兒顫,罵道:“好個觀山盜墓的老妖,八成跟他愛人兩地分居多年,否則怎麽會玩出這套七月初七架鵲橋的鬼把戲,這鳥兒橋哪是給人走的呀?”
  孫教授卻喜出望外,大叫道:“這簡直是奇跡壹般的仙橋啊。王胖子妳和胡八壹倆人,不總是吹噓自己萬事敢做的大丈夫好漢子嗎?怎麽?現在怕了?這是壹步登天的絕險,大著膽子走就是了,龍骨卦圖就在前邊了,金絲燕子橋隨時都會散落,咱們要抓緊過橋!”
  胖子壹把扯住孫教授:“什麽男子漢大丈夫?上了橋全得掉下去摔成臭豆腐!胖爺我……”他話音未落,卻忽然搶步出去,壹個踉嗆就踏上了金絲雨燕堆成的“仙橋”,山澗中的亂流刮得他東倒西歪,他似乎想掙紮著從燕子堆上站起來,但手腳落處立刻陷落下去,就地壹個跟頭翻向了金絲燕子橋前方。
  我知道胖子壹向有恐高癥,他的恐怖癥屬於心理障礙,其實沒什麽特殊反應,就是腿軟眼暈,有時候在特定的物質條件下能夠克服,乘坐飛機的時候他就喝藥睡覺,在我看來這也不算什麽大事,但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壹馬當先沖上了“燕子橋”,這太不符合他的作風了,我對此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甚至沒有來得及伸手阻攔。
  但我立刻發覺,再想把他拽回來已經不可能了,事到如今,只好“並肩字”齊上了,好歹不能讓他獨自壹個“折”在對面,當下對眾人叫道:“別怕,這橋勁得住人,大夥都過橋去!”
  在嘈雜的燕啼聲中,我拽住孫教授,Shirley 楊扯住幺妹兒,四人縱身沖上橋頭,只聽得耳邊全是嗚咽呼嘯的風聲,在壹瞬間就被氣流吸住,身體恰似處於失重狀態,腳下根本使不上力量,不由自主地向前跌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