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皇朝

背著家的蝸牛

歷史軍事

  壹場絕密級的試驗爆炸讓蕭銘來到壹個類似古代的平行世界。   在這個滿是惡意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25章 精細生產

鋼鐵皇朝 by 背著家的蝸牛

2018-7-6 13:41

  蒸汽機的汽笛聲在軍工坊中不時響起,陳琦遠遠走來,聲音倒是被長鳴聲壓住了。
  見狀,蕭銘停下腳步看向陳琦,待他到了近前詢問壹番才明白他在說什麽。
  “真的?”蕭銘再次問道。
  自從采取了轉爐煉鋼技術,他對青州鋼材的質量很有信心,現在先進的生產工藝足以讓青州的鋼鐵達到十九世紀的水平。
  而這個水平就足夠他推動封國的工業革命了,因為鋼鐵的質量已經滿足大部分機械的制造需求。
  其中辨別這鋼鐵質量到底如何的標準便是用現在的鋼鐵制造火炮,若是能夠承受火炮的強度要求,運應到其他地方去也不是問題。
  “殿下,半年前軍工坊便使用鋼鐵工坊生產出來的鋼鐵鑄造了壹門火炮,這半年來我們壹直在使用這門火炮進行射擊,這門火炮在各方面都不屬於青銅炮。”陳琦陳述道。
  蕭銘點了點頭,這說明新型鋼鐵的質量過關了,強度標準能夠當做炮鋼使用,如此壹來他就可以省下銅來制造其他東西,畢竟大渝國現在可是貧銅國家。
  “既然如此,這野戰炮的產量該能提升上來了吧。”蕭銘問道。
  總體來說現在軍中的火炮數量還有些少,全部的野戰炮加起來不過二百門左右,這些野戰炮在壹場戰爭中足夠使用,但是若是面臨兩場戰爭就不夠了,而且現在蕭銘在海外又有了三山王國這樣的殖民地,在殖民地也是要配備標準的武器的。
  陳琦笑道:“殿下,下官要說的便是此事,現在使用鋼鐵鑄造野戰炮已經不是問題,如此壹來工坊便不需要為銅發愁了,只是現在不知道軍中還需要多少門野戰炮。”
  “再生產三百門,讓軍中的野戰炮數量達到五百門應該暫時足夠了。”蕭銘沈吟了壹下說道。
  對他來說這野戰炮主要針對的是蠻族,畢竟相對於以前笨重的火炮,這些火炮很方便在草原上運輸,他時刻沒有忘記這個給大渝國造成苦難的野蠻民族,而為了實現大渝國的中興,這北方的隱患必須得到解決。
  “是,殿下,接下來下官便安排匠人繼續生產。”陳琦說道。
  三人說完這件事又說了壹些火器生產的事情,按照宋長平的說法,他和林文濤正在嘗試建立壹條以蒸汽機為核心的流水生產線。
  這條流水生產線將集合槍管制造,零配件標準化生產到最終的組裝壹條龍生產,其中前兩項是以蒸汽機帶動車床來實現,現在車床工坊中部分車床已經轉移到了軍工坊,鉆床,銑床,磨床都有。
  “此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為此妳們要設立專門檢驗零配件尺寸的匠人。”蕭銘猶豫了壹下說道。
  在西方工業化之際,標準化,精細化生產被運應到各個工廠,其中隨之誕生的便是拿著工具箱檢查產品合格率的檢驗員。
  現在林文濤和宋長平準備讓蒸汽動力實現流水線生產,這條是無法避免的。
  “林文濤也說了這件事,他已經給軍工坊送來壹批測量尺寸的工具。”宋長平說道。
  蕭銘看向陳琦,陳琦也點了點頭,接著他差人去工坊內將工具箱拿出來。
  不壹會兒壹個匠人到了三人面前,他將工具箱打開鋪展在地上,裏面長長短短的測量工具出現在蕭銘面前。
  “殿下,這便是林文濤送來的。”宋長平從其中拿出壹個卡尺,上面的數值正是蕭銘當初畫出來的毫米,厘米等單位。
  在他統壹測量標準之後,封國內的州縣便采用了這套測量單位,博文學院也是壹樣,林文濤也是從那裏學到了這些。
  掃了眼木質的方盒子,在盒子上下層還擺放著直尺,圓規,量角器等測量儀器,看到這個蕭銘是安心了。
  隨著博文學院的學員越來越多參與到封國的建設中來,他們開始主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各個地方。
  “不錯。”
  蕭銘露出了笑容,對他來說封國的工業化永遠都是自己立足的根本,若是現在的封國能達到英國工業化的水平他是不會在乎大渝國其他幾個藩王的。
  只是四年的時間有限,工業壹直停留在青州這個小圈子沒有向封國其他州縣延伸。
  不是蕭銘不關心封國的工業化,而是四年的時間連連戰爭,他將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投到了戰爭中消耗當中,這些年他的封國沒有經濟崩潰已經是萬幸了。
  所以,現在和軍工相關的工坊十分興盛,但是延伸到其他生活工業品就不行了。
  還有最重要的壹點是商人在戰爭中獲利,他們更熱衷將銀子投入到戰爭中賺取快錢,蕭銘雖然意識到了這點,但是他也沒有辦法,畢竟戰爭需要錢。
  正是因為這個他才意識到沒有壹個穩定的國內環境想要工業化是極為困難的,也因為如此他急於得到壹個穩定的周邊環境。
  王宣的情報中說的很直白,楚王已經和法蘭西人接觸,如果楚王最終和法蘭西人合作,這對他來說將是壹個威脅,因為法蘭西人不僅會給楚王帶來先進的武器還會帶來壹些不同的思想。
  而思想這個東西才是最危險的。
  拿著各種測量工具和二人又說了壹下流水線的生產蕭銘才會返回王府,現在軍工坊出現這種先進的工業生產方法是個好事情,根據蕭銘的經驗,任何科技都是首先運用在軍事方便才會慢慢轉入民用。
  如果軍工坊的生產體系成熟,這同樣會帶動民間工業的改變。
  回到王府,蕭銘開始籌備登基之事,盡管他知道此次的登基只是為自己正名,而改變不了燕王,趙王,梁王伐齊的決定,但是從龐玉坤的表現上可以看出這將會對封國產生極大的震動。
  因為封國的將士將不再是為壹個藩王作戰,而是為了壹個帝王作戰,這種信念上的鼓舞將會讓他的軍隊發出比以前更加強大的意誌和力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