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茅山開始

龍升雲霄

修真武俠

對張恒來說,今天是個特殊日子。
有多特殊?
得到簽到系統的第365天。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4章:楊盤

諸天從茅山開始 by 龍升雲霄

2023-8-19 19:55

  人有三魂七魄,藏於體內。
  受到驚嚇之後,魂魄不安,精神恍惚,被稱為驚魂。
  所謂驚魂未定。
  說的就是魂魄受驚之後,還沒有恢復過來。
  而在驚魂之上,還有個詞叫離魂。
  這就嚴重了。
  離魂,不只是魂魄受驚那麽簡單,而是受到驚嚇,魂魄被嚇出體內,無法歸身。
  壹般情況下。
  這時候的魂魄,就會跟孤魂野鬼壹樣。
  遊蕩在樹林,墳地,又或者老宅,枯井之中,這些地方人跡罕至,陰氣比較重,會讓離體之後,迷失肉身的魂魄覺得舒服些。
  張恒給白素貞的丹藥。
  分別是引魂丹,還有指路符。
  現在許仙魂魄離體,不知所蹤,但是想來,走失的魂魄應該就在方圓數百裏內,不可能再遠了。
  吞下引魂丹。
  許仙體內會散發出壹股異香,讓渾渾噩噩的魂魄被吸引著回來。
  而指路符,不只是指路,還能逢山開路,遇水化橋,以免魂魄被高山流水所阻。
  功效嘛,當然不及靈芝仙草。
  但是作用差不多。
  靈芝仙草也是吞服下去,滋養肉身,體生異香,吸引魂魄自己回來。
  丹符也是壹樣,就是範圍小了點。
  比如靈芝仙草,能讓許仙的肉身幾月都不會損壞,而且方圓千裏之內,離體的魂魄都能感應到自己的肉身所在。
  丹符則要差壹些。
  只能覆蓋方圓三百裏,而且只能保護肉身三天。
  三天壹過,要是許仙的魂魄還沒回來,肉身就會壞死,就像鐵拐李壹樣。
  鐵拐李本名李玄,乃是老君的記名弟子。
  壹日,李玄神魂出竅去聽老君講道,說好讓弟子守護肉身十天,如果十天還沒有回來,就說明被留在天上了,就可以火化掉他的肉身。
  結果那位弟子的老娘病死了,急著回去奔喪,沒能等到第十天,第七天,壹看李玄沒回來,就把師父的肉身給火化了。
  李玄回來壹看,自己只剩骨灰了,沒有辦法,就奪舍了壹個病死的乞丐復生。
  結果那個乞丐是個瘸子,於是仙風道骨,壹表人才的李玄,就成了又醜又瘸的李鐵拐。
  當然。
  李玄是得道之人。
  許仙不是。
  要是肉身壞死,許仙就只能淪為孤魂野鬼了,想要奪舍重生卻是不能。
  第二天……
  壹大早,張恒剛起來。
  白素貞就領著恢復過來的許仙來感謝他了。
  “多謝真人仗義出手,讓我家相公恢復如初,這裏有壹些我在山中修行時找到的藥材,不成敬意,還請真人笑納。”
  白素貞手上挎著個籃子。
  張恒沒細看,眼下的茅山在黃屠界內占據壹界之地,各種藥材數不勝數。
  除非是化形的靈藥,又或者天材地寶,不然就是幾百年的野山參,在他這也算不上什麽。
  “有這個心就行了。”
  張恒很坦然的將藥材收下,隨後又向有些發楞的許仙問道:“妳感覺怎麽樣?”
  “頭重腳輕,好像隨時能飛起來壹樣。”
  許仙站在那止不住的打晃。
  “正常現象。”
  張恒解釋道:“魂魄離體之後,沒有肉身的束縛,就會覺得輕飄飄的,現在妳剛剛回魂,還沒忘記離魂狀態下的感覺,自然會有些不適應,但是不要緊,過兩天就好了。”
  白素貞再三拜謝,這才領著許仙離去。
  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張恒回想下許仙看他的眼神,總覺得那眼神既陌生又恐懼。
  奇怪。
  許仙是西湖齋的常客,每日都喜歡來這裏小酌壹杯。
  張恒在西湖齋住著,這些時日下來二人雖然算不上熟悉,卻也認識,就像住對門的鄰居壹樣。
  看他,怎麽也不該陌生才對。
  “可能是驚魂未定吧。”
  張恒也沒有多想。
  因為他用法眼看過了,許仙身上並無異樣,如果是別的什麽東西,占據了許仙的肉身冒名頂替,不可能騙過他才對。
  畢竟,神魂不比其他。
  別人的神魂鉆入許仙體內,會造成神魂與肉身的格格不入,遇到懂行的壹眼就會被看穿。
  “張真人,張真人。”
  中午。
  得到張恒召喚的花船婆現身了。
  巨大的花船停靠在湖邊,花船婆站在船頭,對著正在房間內看書的張恒揮著手絹。
  “花船婆,妳可算來了。”
  張恒這兩天,壹直在等花船婆,等著跟她說胡夫人的事。
  要不然,他就該往恒真道去了,恒真道的徐鴻儒還等著他去做客呢。
  “別提了,昨夜我在黃河上遇到壹個怪道士。”
  “他非要我把花船借給他玩幾天,我怎麽肯,於是就跟他鬥了壹場。”
  “結果鬥完才發現,這居然是個夢,最奇怪的是夢醒後我又發現,夢中因為和他交手而打壞的幾個窗戶,現實中居然也跟著壞了。”
  花船婆壹頭霧水:“這才耽擱了些許。”
  “咦!”
  聽到這話。
  張恒目光壹亮。
  瞬間想到花船婆遇到誰了。
  他這是遇到雲遊天下的韓道士了。
  要知道,這韓道士別的不會,就會夢術。
  張恒的夢術就是從他這得來的,他之前還以為韓道士沈淪在夢境中了,現在看,人家還在遊山玩水呢。
  “妳認識這道人?”
  花船婆有些驚異。
  “這天下說大大,說小也小,真正有本事的其實也就那麽幾個。”
  張恒如實回答:“妳說的這個怪道士,姓韓,來自開封天齊觀,跟我是舊相識,他人不錯,下次遇到妳提我的名字,再請他喝壹杯酒,他就不會再找妳的麻煩了。”
  聽到這話。
  花船婆有些賭氣的說道:“這怪道士,打壞了我的花船還想喝我的酒,下次遇到,定不與他幹休。”
  張恒沒接這話。
  花船婆要是願意順著臺階下,按他說的做就行了。
  不想,就當張恒什麽也沒說。
  “我的那幹女兒怎麽樣了?”
  花船婆很快換了話題,問到了胡夫人身上。
  “無相天衣我拿回來了。”
  張恒先回壹句,隨後語氣微頓,再道:“妳那幹女兒轉世了壹次,化成了人,而且還結婚了,嫁了個侯爺,給他生了個兒子。”
  “兒子!”
  花船婆楞了壹下。
  “可不是。”
  張恒點頭道:“那孩子我見過了,挺聰明的,要是論起來,還得叫妳壹聲奶奶。”
  花船婆陷入沈默,不知道在想什麽。
  張恒也不等她,繼續道:“至於妳的幹女兒,為什麽要偷妳的無相天衣,我也幫妳搞清楚了,她是個有野心的,想要飛升成仙,無相天衣,是她度過水火大劫的保障,怕妳不給她,於是就趁妳不備給偷走了。”
  “寶物動人心啊!”
  聽到這個解釋,花船婆嘆了口氣。
  其實,答案她早就猜到了,只是壹口氣憋在心裏,始終不願意相信答案如此簡單。
  張恒理解她的心情。
  可惜。
  事實就是事實。
  張恒不是個喜歡撒謊的人。
  雖然他知道,花船婆更想聽壹個跌宕起伏的故事。
  比如:胡夫人墜入愛河,有個負心人騙了她,說她偷走天衣就會壹輩子對她好,跟她雙宿雙飛。
  然後胡夫人交出天衣後,就被負心人給拋棄了。
  這些年來,壹直以淚洗面,不敢來見花船婆。
  這樣說。
  花船婆心裏肯定能好受些。
  但是,這是現實,不是童話故事。
  放火殺人金腰帶,修橋補路沒屍骸。
  這就是個好人沒好報,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世界。
  張恒也看不慣,可事實就是如此。
  “這天衣,是我的某位祖師偶然得到的,說起來,這東西對我們沒什麽用,畢竟我這壹脈飛升時,不用渡水火大劫。”
  “現在,我也不想看到它了,妳帶它走吧。”
  花船婆駝著背。
  本就蒼老的她,看上去好似更加的蒼老了。
  “人生如此,奈何,奈何。”
  張恒拱了拱手,並沒有安慰花船婆。
  因為他相信,此時的花船婆只想壹個人靜靜,而不是聽他說些不痛不癢的安慰話。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別過。”
  張恒飛天而起,向恒真道而去。
  壹天後。
  張恒降臨恒真道。
  恒真道位於西荒,與昆侖派比鄰。
  將門派建在這裏,實際上並不是好選擇,只可惜恒真道立派的時間太遲,中原之地的名山大河基本都有主了。
  徐鴻儒又不想湊合,於是就將門派選在了這裏。
  雖然西荒人跡罕至,有待開發,可地方大,競爭小,也不失為成為宗門駐地的好去處。
  咚咚咚……
  見有人禦劍飛來,恒真道內頓時響起警鐘。
  張恒擡眼壹看。
  恒真道的宗門依山而建,修的大氣磅礴。
  數百宗門弟子,跟隨著早修行的師兄,圍繞著各個山頭修行,看著很有修仙流小說的既視感。
  “張真人!”
  徐鴻儒聽到鐘聲,走出來壹看。
  看到張恒,臉上頓時多出笑容,與左右弟子吩咐道:“這位便是張恒,張真人,天下間有名的劍仙。”
  “見過張真人。”
  徐鴻儒的弟子們,齊齊向張恒施禮。
  張恒也不客氣,壹揮手,地上多出三壇泡了乙木精華和草藥的藥酒,開口道:“這些是藥酒,壹可滿足口舌之欲,二可加快修行,每人壹斤,妳們分壹分吧。”
  “謝謝真人。”
  眾弟子們歡喜非常。
  “張真人,裏邊請。”
  徐鴻儒興高采烈的將張恒請進大殿。
  到了大殿內。
  二人分作兩邊,張恒看了看裏面的富貴裝潢,開口道:“徐兄自己壹人,經營著幾百人的宗門,應該很辛苦吧?”
  “確實如此。”
  左右無人,徐鴻儒也大吐苦水:“說起來我也是壹宗之主,可我這個宗主只是表面光鮮,實際上是個樣子貨。”
  “現在恒真道內,有徒子徒孫四百七十二人。”
  “成才的不多,處處都需要我來操心。”
  “就拿最簡單的修煉資源來說吧。”
  “踏入修行路,需要煉精化氣,這怎麽也要輔以藥膳吧。”
  “幾百人的人吃馬嚼,每天都是個天文數字,不操心怎麽行。”
  張恒聽聞,笑問道:“道友怎麽不從散修之中,邀請幾個性情良善之輩,加入恒真道,減輕點壓力?”
  “人心隔肚皮,怎知何人良善。”
  徐鴻儒搖頭道:“我想要的恒真道,是我的恒真道,眼下宗門建立的時間尚短,底蘊不足,我寧可自己勞累壹些,也不敢疏忽大意,以免給人鉆了空子。”
  說完。
  徐鴻儒又道:“所幸,最早的壹批弟子,慢慢也能獨當壹面了,如今的每日早晚修行,都由老弟子帶著新弟子進行,遇到不懂的再來問我,不像剛開始那會,什麽都要我操心。”
  張恒看了看徐鴻儒。
  沒想到他還是個諸葛亮壹樣的人,喜歡事必躬親。
  換成他的話,早就招收壹些散修,許以長老之位,幫自己打理宗門了。
  當然。
  凡事都有兩面性。
  像徐鴻儒這種,短時間內不會產生太多的利益山頭,整個宗門能擰成壹股繩。
  要是按照張恒的辦法,從散修中找幾個人來當長老,分擔壓力。
  壓力是小了,可門下弟子們難免會以各個長老為中心,形成壹個又壹個的山頭。
  那些長老說到底還是外人。
  掌權之後,要是跟徐鴻儒的理念有沖突,處理起來也會讓人為難,讓恒真道變得不夠純粹。
  現在。
  徐鴻儒走的是全真模式。
  全真道由王重陽建立,王重陽是核心,往下則是第二代中,最傑出的全真七子為核心。
  師父教徒弟,徒弟再教徒弟。
  徒子徒孫壹代代,自此宗門始成。
  而張恒的觀念。
  更像是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
  明教除了自己培養弟子以外,也會從江湖中源源不斷的吸收新鮮血液和成名高手進來,短時間內就能讓宗門滾雪球壹樣的發展壯大。
  壞處也顯而易見。
  左右護法,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
  眾人誰也不服誰,每個人都能代表壹幫人的利益。
  安穩的時候壹切都好,不安穩的時候,稍有不慎整個教派就會四分五裂。
  “不提我這些煩心事了。”
  徐鴻儒轉開話題:“妳那邊處理的怎麽樣了,東西拿到沒有?”
  張恒點頭:“不但東西拿到了,還遇到壹個很有意思的年輕人。”
  “有意思的年輕人?”
  徐鴻儒不知道誰能讓張恒如此高度評價。
  “是鎮西侯之子。”
  “那小子身上,有幾分我的影子。”
  張恒想了想,又道:“以他的家室,以後或許會有壹番作為。”
  徐鴻儒來了興趣:“那小子叫什麽?”
  張恒答:“楊盤。”
  “楊盤?”
  不知道為什麽。
  聽到這個名字,徐鴻儒心中壹陣煩躁。
  這種煩躁是沒來由的。
  就好似,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壹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