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南明第壹狠人

壹袖乾坤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二年臘月十三日,滇都昆明。 三十五歲的天子朱由榔身著壹身赭黃色十二團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480章 父子兩開花

南明第壹狠人 by 壹袖乾坤

2021-10-30 20:17

  在光復蘇州之後不久,鄭經統率的明軍就攻克了松江。
  這當然得益於松江知府自毀長城。
  其不僅率部跑路帶走了精銳,而且沒有事先告訴本府同知。
  松江同知便成了背鍋俠,只能倉促迎戰。
  這種情況下當然不會打出什麽東西,鄭經命令麾下將士壹番摧枯拉朽的進攻松江城便告破了。
  拿下松江後鄭經命人清點了壹番首級才發現,清軍的首級只有五千余,也就是說只有五千多的戰兵在守城。
  怪不得這壹戰這麽輕松。
  拿下松江之後鄭經立即命人送捷報去揚州。
  天子如今行在就在揚州,若加急送信,也就是幾日的工夫。
  ……
  ……
  卻說身在揚州的朱由榔接到鄭經和鄭成功的捷報奏報直是大喜。
  繼李石頭拿下常州後鄭氏父子連克松江、蘇州,至此揚、常、蘇、松四府皆被明軍收入囊中。
  這可是整個南直隸最富庶的地方,比之南京也絲毫不予多讓。
  從財力的角度來說,打這壹仗明軍非但不虧而且血賺。
  有了這些銀子明軍就能繼續擴軍,甚至可以多給將士們壹些賞賜讓他們保持高昂的鬥誌和絕對的忠誠。
  朱由榔吸取了崇禎皇帝的經驗教訓,在對待下屬壹事上十分寬和慷慨。
  將士有功必定會厚賞。將士們犯了錯也會視情況而罰,不會像崇禎那樣動輒就是下大獄斬首套餐。
  那樣甩鍋是甩幹凈了,但人心也都寒了。還會有哪個臣子心甘情願的給妳賣命?
  這次出征,最大的受益人就是鄭成功父子。
  父子齊上陣,壹門兩開花。
  便是傳將出去也是壹樁奇談。
  只是對鄭氏父子如何封賞,朱由榔著實有些為難。
  主要是鄭成功已經位列壹字親王爵,與朱明宗室壹般。
  朱由榔即便是想加封還能怎麽加封?
  只能從官位上想辦法。
  加封壹個兵部尚書的職位?
  仔細壹想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文安之現在已經年邁,遲早得退休。
  朱由榔在有意把張煌言往內閣的方向引,想讓他接替文安之的位置。
  如此壹來兵部的尚書的位置就空了出來,讓鄭成功遙領合情合理。
  至於兵部的具體事務可以交給侍郎們來做嘛。
  以往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例子。
  當然朱由榔也清楚這次大勝不能說明很多事情。畢竟江南清軍的鬥誌已經瓦解了。
  湖廣、江西的丟失,南京的攻克讓南直隸的清軍心驚膽戰,明軍攻來基本就是望風而降。
  即便鼓足勇氣打了也沒有對明軍造成太多的威脅。
  這更加說明了朱由榔當初選擇閃擊湖廣的正確。
  如果當初朱由榔猶豫不決,最終選擇堅守四川,怎麽可能打開局面,控制近乎整個江南大地?
  現在的大明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別說是二十萬軍隊了,以江南的財力養上五十萬的大軍也不是不可以。
  若能收復兩廣、福建將來便是養上百萬大軍也沒有任何的壓力。
  對此朱由榔還是感到和欣慰的。
  當初袁督師袁崇煥誇下海口五年平遼,事後看來就是壹個笑話。
  朱由榔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收復了半壁江山,論功績便是比之漢光武帝劉秀也絲毫不予多讓了。
  當然現在不是驕傲自滿的時候,打仗是打贏了,但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和經濟同樣重要。
  朱由榔覺得短時間內清軍是不會再主動進攻了。
  壹來清軍也需要時間進行緩沖和休整。
  二來清軍被打的壹頭包,需要穩定壹下心情來判斷分析明軍為何會如此強大。
  如果盲目應戰只會跟著明軍的節奏走,十分的被動。
  至於吳三桂、尚可喜、耿繼茂這幾個墻頭草同樣不會輕舉妄動。
  他們都是無利不起早,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清廷不給他們足夠的好處,他們根本就不會出手。
  而現在清廷能給他們什麽?
  要封地沒封地,要錢財沒錢財。
  當然這三個人同樣不會輕易投靠明軍。
  這當然是因為他們的黑歷史。
  包括吳三桂在內的三人都曾經背叛過大明,吳三桂的性質最為惡劣,其他兩人也好不到哪裏去。
  除非朱由榔下旨公然免除三人的罪行,不然三人連心動都不會動壹下。
  倒是尚可喜那裏朱由榔可以繼續索取壹些好處。
  畢竟尚之信在明軍手中,如果尚可喜不聽話他的寶貝兒子就小命不保了。
  朱由榔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火器。
  不管是火銃還是火炮都是急需。
  在發展火器的窗口期,尚可喜可以很好的填補這個空缺給明軍支持。
  等到明軍的科技樹發展起來了,尚可喜便沒有了利用價值,屆時可以壹腳踢開。
  眼下便是考驗朱由榔處理內政能力的時候了。
  大戰過後的江南滿目瘡痍,適當的給予減免賦稅的政策可以很好的恢復生產,讓百姓們鼓足幹勁。
  朱由榔不像崇禎那樣短視,壹味的加重稅。
  事實上這些賦稅沒有加到地主的頭上而是全部加到了平頭百姓的身上。這直接導致了本就脆弱的自耕農直接破產。
  也是崇禎末年遍地農民起義的主要原因。
  朱由榔的策略是把賦稅加到商稅上,而且是壹種利益交換的方式加。
  這樣加起來商人們也不會感覺到那麽難受,朝廷國庫也得到了補充,可謂是兩全其美。
  經濟才是第壹生產力。
  只有經濟發展起來了,才有精力去北伐。
  就明軍目前的實力而言,短時間內是無法北伐的。
  朱由榔也不是很著急。
  只要明軍把控著江南,時間拖得越久對清軍越不利。
  此時早已不是隋唐時期得關隴者得天下的時代了。
  江南才是經濟中心。
  有軍隊有錢,朱由榔簡直不知道怎麽輸。
  當然風險還是有的,那就是明軍北伐的時候被三藩偷家。
  所以究竟是平定三藩之後北伐還是先北伐再平三藩需要好好思考壹下。
  總體而言明軍比兩年前的形勢好了很多,朱由榔懸著的壹顆心也放了下來。
  假以時日他必定能定鼎天下,光復大明。
  ……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