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長子
帝國的崛起 by 終極側位
2019-5-15 13:48
1908年7月5日。在慕尼黑王宮中,壹聲嬰兒的啼哭從產房中傳來,早在門外守候的路德維希三世和魯普雷希特焦急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當母子平安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魯普雷希特終於松了壹口氣,自己在這個位面也算有後了。
歷史上魯普雷希特的後代開始是很悲催的,長子柳特波德是在1901年出生的,但是這位長子卻在年幼的時候患了小兒麻痹癥,僅僅14歲就辭世了。而長女壹二明嘉德更慘,出生後不久就患了白喉,1902年出生,1903年就辭世了。第三子魯登道夫出生就有糖尿病,1909年出生,1912年辭世。
真正長大成人的只有阿爾布雷希特,這位1905年出生的二子是魯普雷希特的繼承人,這位王子壽命悠長,不僅悠然的度過了最危險的兒童時期,渡過了1戰和2戰,甚至還熬垮了蘇聯,與1996年才辭世。
“就叫他阿爾布雷希特吧。”當路德維希三世問起這個孩子的名字的時候,魯普雷希特果斷的將歷史上的第二個二子的名字搬了出來,希望他能和歷史上壹樣,也能延年益壽吧。
在醫生安排妥當之後,魯普雷希特終於可以看看生產之後的妻子。
“魯普雷希特,我們有後代了,希望他能繼承妳的智慧和才能和兩個家族高貴的血統,讓哈布斯堡王室和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在他的手中發揚光大,並且完成最終的融合。”瑪麗公主雖然虛弱,但是心情非常的好。
“是的,他會成為未來日耳曼人的皇帝,會帶領德國和奧地利走上壹個新的巔峰的。”魯普雷希特安慰道。
“有名字了嗎?”瑪麗公主問道。
“有了,就叫阿爾布雷希特吧。”魯普雷希特說道。
“很不錯的名字,這讓我想起了阿爾布雷希特.弗裏德裏希.魯登道夫。帝國親王,波西米亞、匈牙利親王,以及奧地利大公,捷欣公爵,奧地利陸軍元帥,曾經在1866年打敗過意大利人。希望有壹天,我們的帝國的國旗可以重新豎立在意大利北部。”瑪麗公主笑著說道,他對這個名字十分滿意。
“好吧,妳贏了。”魯普雷希特心中不由的吐槽。這個外國人的名字吧,沖鋒的非常多,比如說,就阿爾布雷希特這個名字吧,除了歷史上魯普雷希特的二子,和瑪麗公主說的那位哈布斯堡皇室成員之外,還有壹個使用這個名字的偉人,而這個人就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第壹位普魯士公爵,條頓騎士團第37任團長。當然,以為兩人的立場問題,自然不會提到這位德國皇室的老祖宗。
如果按照正常步驟的話,如果這名健康沒有任何疾病的男孩將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巴伐利亞王國的繼承人。但是現在因為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頭頂擁有兩頂桂冠,其中壹頂自然是巴伐利亞王國的皇冠,另外壹頂則是波米希亞—摩拉維亞的大公桂冠。那麽現在就有些問題了,魯普雷希特應該首先給這名嬰兒頭上按上那壹頂桂冠呢?
這可不是壹個兒戲,弄不好以後會出現十分嚴重的政治問題的,如果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將其立為繼承人的話,那麽他自然要在未來繼承巴伐利亞的王位,但是同時,在理論上也失去了對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大公的繼承權。至少從現在來看,他不可能同時繼承兩個地區。
而如果作為未來的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大公的繼承人的話,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同時也要失去巴伐利亞王位的繼承權,這直接關系到兩大帝國的利益,所以,不要說單純巴伐利亞王室很麻煩,就連德皇和奧皇對此都十分的關註。因為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決定直接關系這位未來的家族成員是德國人還是奧地利人......。
所以,王子有了後代的消息傳出之後,德皇和奧皇在發出祝賀的同時也都在詢問,這位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未來的成員到底是王子還是大公?對於這個問題,怎麽說呢,包括魯普雷希特在內的巴伐利亞王室也都對此十分關註。
“妳已經是巴伐利亞的王子了。而在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名下的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地區還沒有繼承人,所以我認為,這個地區應該先打上我們家族的烙印。”路德維希三世說道。
“從目前來看,奧皇只是說冊封瑪麗公主為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女大公,但是並沒說她的後代有繼承權,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招致哈布斯堡皇室的反對?”壹旁的利奧波德親王說道。
“他們也沒說不行。如果從家族的統治上來看,這個時候將其立為大公繼承人顯然更好。”魯普雷希特說道,即使按照歷史上,這位王子也活到了1955年。如果壹戰輸了,那自然是什麽都沒了,但是如果贏了的話,那麽自己將在這個王位上做到1955年。而適時讓自己的兒子從瑪麗公主手中接過大公王冠的話,那麽對於巴伐利亞和波西米亞—摩拉維亞的融合和統治顯然更有利。
當然,還有壹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魯普雷希特並沒有說。那就是,如果自己的計劃能夠成功的話,那麽當瑪麗公主成為瑪麗女皇的時候,阿爾布雷希特將直接成為奧地利帝國的皇儲。對於他來說,成為壹個完整的帝國繼承人顯然要比巴伐利亞這個王國要更好,當然了,實際的權利肯定要由魯普雷希特這個攝政王來處理。所以,現在讓他帶上大公繼承人的頭銜的話,對於後面的事情來說都會方便很多。
“瑪麗是什麽意思?”路德維希三世問道。
“公主殿下希望能在布拉格照看他的孩子。”魯普雷希特說道。
“那好吧,把我們的意見告訴弗裏茨和威廉二世。”路德維希三世點點頭說道:“另外,如果沒什麽必要的話,妳和他們母子在布拉格住上壹段時間吧。政治上的事情由我處理,軍事上有利奧波德親王,我們需要讓捷克人認同接受我們。”
“好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全家在巴伐利亞和波西米亞各住半年。”魯普雷希特說道。
五天之後,當弗裏茨得知了巴伐利亞王室的決定之後,也沒有為難,十分順利的對阿爾布雷希特的繼承權進行了肯定。而此時,魯普雷希特也將註意力放在了另外壹個方面。
巔峰之作——巴伐利亞級戰列艦 1
而就在英日進壹步接近的時候,德意誌帝國公海艦隊也在為帝國海軍戰前最後壹級戰列艦做著準備,這壹級以巴伐利亞王國命名的戰列艦將作為德國公海艦隊在1戰中的巔峰之作。他和他的兄弟們講成為德意誌帝國海軍最為犀利的長劍!為此,無論是魯普雷希特還是海軍部下屬的技術部門都在竭盡全力的去完善這艘戰艦所有的細節部分!
“尊敬的殿下,這是巴伐利亞船舶設計局和基爾港日耳曼尼亞造船廠提出的最終的計劃。這個計劃充分考慮了戰艦的性能、風險和造價,從目前來看,我們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計劃了。”戰艦的總設計師艾登爵士將壹份文件送到了魯普雷希特手中,而他的助手們則在墻上展開壹張張線圖。
“為了降低技術難度,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了4座雙聯裝15寸主炮作為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主要武器,這種全新的C1906型炮塔可以保證火炮能達到每分鐘2.5發的理論射速,而在實戰中該型炮塔也可以達到每分鐘2發以上的射速。新式的15寸L45型主炮可以把重量870KG的炮彈以每分鐘780米以上的速度射出。這樣出色的硬件性能即使面對英國人同級別的戰艦也是有優勢的,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英國人新式的雙聯15寸炮塔最大射速不過每分鐘1.5發。他們的彈重和初速和我們接近,但是炮彈技術上的差距,讓我們的火炮更具優勢。”
“我們的新式炮彈采用了更長的彈體,在被帽前面加上了壹個修長的風帽,可以優化炮彈的飛行性能,有更好的存速性。而且被帽使用的還是冷淬之後的硬化被帽,對付硬化裝甲的效果更好。同時我們的引信更加穩定,而且使用了穩定的TNT炸藥,這可以保證炮彈在穿透對方裝甲後才會爆炸。而這僅僅是這款炮彈的表面屬性。”艾登爵士頓了頓接著說道。
“按照您提供的思路,我們專門研究了壹下炮彈在水中運動的情況。並且根據實驗搜集的數據做了相應的改進。讓入水後的炮彈繼續穩定運行壹段距離然後擊中戰艦,這種想法確實很不錯,而這種水中彈對戰艦的威脅從某種程度上比魚雷都要大!”
“您看這裏,這是我們新式炮彈入水後的整個過程,在炮彈以壹定角度進入水中後,首先炮彈的風帽會脫落,然後再經過特殊化處理的彈體底部的修正下,這發炮彈在下沈的過程中會以較為穩定的航向前進,從水面下降到6米深度的這段時間裏,炮彈可以穩定運行80個彈徑的距離!也就是說將近30米的距離。”
“綜合考量的話,這發炮彈在命中敵艦的時候完全可以避開除德國之外幾乎所有戰艦的水下裝甲帶,然後壹下擊穿敵艦的水下防禦體系,如果運氣好的話,水中彈甚至可以擊穿縱深達3米的防雷體系,然後在後面的核心艙中爆炸,如果後面是彈藥艙或者動力艙的話,僅僅壹發炮彈就有機會重創對手!”
“很不錯的設計。”魯普雷希特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心中同時還有些得意,要問什麽炮彈最難防禦?那麽八成就是水中彈了,這個和打垂直裝甲或者水平裝甲不壹樣,面對垂直裝甲,即使到了2戰時期,使用了脫被帽理論的傾斜裝甲也足夠應對大部分的對手,比如說維內托的70MM外板加280MM的傾斜裝甲足夠應對除大和的460重炮之外的大部分艦炮。當然,如果距離太近的話,就當我沒說。
至於水平防護嗎?這個稍微有些難搞,畢竟歷史上美國人的MK6型16寸L45艦炮加MK8型1225KG的超重彈實在是有些可怕。黎塞留的170MM主水平裝甲加40MM的穹甲都沒能擋住美帝堪稱BT的16寸炮和炮彈。要知道黎塞留級戰列艦的主水平防禦可是世界第二。不過水平防禦雖然難搞壹些,但是也不是不行。有壹種說法是將兩者的防禦位置換壹下,讓較薄的40MM裝甲再加厚壹點,放到上面,用於剝離炮彈被帽,然後下層厚度170MM裝甲用於硬抗彈體可能會比較好壹些,或者直接兩層裝甲疊加在壹起,210MM厚的裝甲防禦效果肯定好過170MM+40MM。這樣的話都有可能擋住MK6的遠距離吊射。
但是有水中彈絕對是最難防禦的,因為水中彈的打擊範圍太廣了,從水線以下到船底都是水中彈可能打擊的範圍,就算主力艦的吃水深度9米吧,妳不可能在如此大的高度上弄上足夠厚的裝甲。想象壹下,如果以6米計算的話,加上水線上的部分,這個側面裝甲的高度就超過9米了!這顯然是難以接受的,畢竟世界上主裝甲帶最高的戰列艦也只有7米,這就是2戰時英國人建造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也許到了2戰,或者有穿越者的情況下,能夠想起裝甲帶鄉下傾斜延伸的類似大和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水下防禦體系,但是在這個位面的其他國家,能夠在水下防禦體系的後面弄壹層30MM到40MM的高彈性鋼板就已經很有良心了。而這個程度的水下防禦體系是絕對擋不住大口徑火炮的水下彈的。這才是這款新式15寸火炮最大也是最有效的殺手鐧,因為幾乎所有的戰艦面對它都是不設防的。
看看歷史上,那些中了中水彈的戰艦,幾乎沒有好結果,呂措夫號被水中彈引爆了魚雷艙中的壓縮空氣。俾斯麥號被水中彈廢掉了大量的燃油,而在海軍打靶實驗中,日本的土佐號戰列艦也被水中彈重創。所以結合自己的經驗,魯普雷希特特別要求炮彈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水中彈道的穩定性。讓炮彈盡可能的在書中運行較長的時間,實際上,現在的70到80個彈徑的長度並不算特別出色,歷史上日本人經過特殊改進的炮彈在水中可以運行110個彈徑的長度......。